5岁女儿圆圆(化名)不做作业,福州鼓山镇湖塘村的陈女士心急之下将其举到阳台外吓唬,不料,手一滑,女儿从距地面十多米高的阳台坠下。所幸,坠落过程中,被一楼雨遮挡了一下,女孩这才保住了性命。(2月17日《东南快报》)
当今的家庭教育,走的是两个极端,要么是“棍棒底下出好料”,要么是一味溺爱娇宠。这两种方法都很可怕、都很危险。陈女士因为女儿不做作业,用吓唬的方法来教育她,差点葬送了女儿的生命,让人深思,令人警醒。
陈女士是爱孩子的,而且不属于“一味溺爱”那种,但她爱孩子的方法的确有问题。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首歌,歌词中有这么几句: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这是孩子向家长发出的心灵呼唤,家长的心灵是否会因此而悸动呢?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针对当下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感恩教育甚至“家法”教育,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爱孩子要讲究办法,除了上面几句歌词说的之外,完全可以再加上这么几句:爱我你就批批我、爱我你就骂骂我、爱我你就罚罚我、爱我你就打打我!
当然,无论是批骂罚打,都是以爱为前提的。没有爱这个前提,这些都是“棍棒教育”。如何在“爱”与“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棍棒教育”与“一味溺爱”之间找到结合点,考验家长爱有多深,考验家长的素质和水平!
家长爱孩子,可以陪亲夸抱,可以批骂罚打,但不可以威吓恐吓——爱他就别吓唬他。按照福建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永红的说法,孩子尤其是本案中的5岁的孩子,正是身心发展最易受影响的阶段,特别需要爱的依恋,家长的恐吓则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试想,家长教育孩子,目的是为孩子好,而因为吓唬,轻者对孩子身心造成影响,重者甚至要了孩子的性命,对此家长作何感想?
家是孩子心灵之船停泊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