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改什么?改成什么样?”“北改”大幕拉开后,群众对此给予热切期盼。昨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参加金牛区代表团审议时,对心中时刻牵挂的“北改”工程作了“三答”。(2月11日《成都晚报》)
当前,北部城区是成都建成区形象最差、交通最拥堵、治安最复杂、城区面貌反差最大的区域,是与成都国际化城市定位最不匹配的中心城区。黄新初到成都工作后,数以千计的市民通过来信和网络留言方式提出对成都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北城改造是市民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民生问题。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关注度高和反映突出的重点问题,于日前启动了“北改”工程。
由此看出,“北改”工程的决策线索来自于网络,决策源头来自于群众,是一项典型的问政于网、问计于民的重大决策。成都启动“北改”,是倾听民众呼声、充分尊重民意、切实解决民怨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一种具体行动,是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一种执政方略。
“北改”是成都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涉及人员多、涉及范围广,情况具体、特殊而复杂,怎么把民生工程改成“民心”工程而不是“伤心”工程,民众关注度高,期望值大,迫切希望有个官方答案。黄新初的“北改三答”
回应百姓期盼,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打消了顾虑,凝聚了人心,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对未来满怀憧憬。
“怎么改?”黄新初的回答是:科学改造、有序改造、文明改造、有力改造和多元改造,这既是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明确要求,又是对企业、居民和社会多方的殷切希望;“改什么?”黄新初的回答是:改形态、改业态、改文态、改生态,可见美好蓝图早已形成于脑,锦囊妙计早已成竹在胸;“改成什么样?”黄新初的回答是:改出一个畅通城北、改出一个靓丽城北、改出一个发达城北、改出一个文明城北,这不正是城北居民和成都市民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梦中仙境”么?“梦中仙境”将在不久的时间内从“海市蜃楼”变成“大厦高楼”,怎么令人心潮澎湃、心驰神往?
“北改”决策来自民意,如何“北改”体现民意,“北改”目的是让民众拥有更好的环境、更舒适的心情,过上更幸福的日子。成都“北改”做到了“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当然也把“北改”放在心上。只要上下齐心、精诚团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集中智慧、集中力量,按照城市建设“四态合一”原则,全力加快推进“北改”,畅通城北、靓丽城北、发达城北、文明城北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