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2018-11-30 14:40:14)
标签:

西岳华山

国家地质公园

沉香劈山救母

邓国茂摄影

旅游风景图片

分类: 人在旅途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2018年10月5日,邓眼看世界一行由华山西峰索道登上了华山。华山西峰大索道由陕西太华旅游索道公路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又称太华索道。太华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总计投资5亿余元建设,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华山管委会、陕西煤化集团合作经营管理。索道设备引进法国波马公司,整体安全与运营系统采用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
(上图:这是在索道上拍摄的华山绝壁风光)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西峰索道下站设在瓮峪内东沟口,中间站设在仙峪白缺寺,上站设在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硐室内。索道线路斜长4211米,相对高差894米,支架28个,客运吊厢84个,吊厢间距为115米,每厢可乘8人,运行速度最高6米/秒,单向运量1500人/小时。上图为我们乘坐的索道绝壁硐室内的情景。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翠云宫在华山西峰顶巅。亦称西峰大殿。创建年代不详。宫内大殿中供斗姆元君塑像,另有道舍及配房二十余间。宫前一洞,洞上石瓣如莲花,人称“莲花洞”,洞旁题刻琳琅满目,草隶楷篆,互相辉映;宫西有一天然巨石,状似斧劈,中间凹处,形若人状,石旁置铁斧一把,上铸“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于沉香,劈山救母”。相传是沉香劈山救母之遗迹,名曰斧劈石”;宫后杨公塔是杨虎城将军1931年秋陪其母登山后,为纪念此行所建,塔系六角,垒石而成,上题“壁立千仞”、“如此方为岳”、“西镇何崇穷”、“峻拔在廖廊”、“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等诗句;宫之附近还留有西元洞、舍身岩、摘星石、洞元石室等风景名胜。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西城峰的摩崖石刻。这把斧子就是传说中的开山斧。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斧劈石是华山著名的奇石胜景,因附会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得名。传说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三圣母因爱慕书生刘彦昌的容貌才华,私结连理。二郎神杨戬以违返天条罪将三圣母压在西峰巨石下。三圣母石下产子,取名沉香。长大成人受仙师指点,执神斧劈开巨石,母子团圆。
       斧劈石踞峰巅,高一丈余,长数丈,栏腰裂为三段,如同斧劈。石下与峰头形成空洞,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进洞仰卧上观,可见顶端凹凸不平,似一妇人躺卧后留下的痕迹,腹乳压痕清晰可辨。史志对此奇异多有记述。
      今石旁有一铁铸巨斧(见上图),是后人为附会故事而作。斧柄上有诗:“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予沉香,劈山救母。”游人多于此拍照留念。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西峰绝壁,两边都是悬崖,地势非常险竣。此处拍摄的风景图片也是华山风景的标志之一。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换一个角度看看华山西峰绝壁。真是此景只有华山有,无限风光在险峰。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南峰的景观。眼前的山峦如同一个巨大的山石盆景,让人叹为观止。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这样的山脊如一条游龙卧在山峰中,具有极高的美学视角。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在南峰峰顶回望西峰,人的缈小与大自然的伟大得到了完美体现。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这是在南峰上远眺中峰玉女祠。玉女祠,道教古迹。在华山中峰之上。亦名中峰大殿。相传春秋时代有一善吹玉箫的隐士萧史,以箫声引动了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抛弃了宫廷生活,与其一同来到此处隐居修炼,后均得道成仙,后人为了纪念两位仙人,便于此修建了一座祠宇,以供祀其像;祠内原奉玉女石像一尊,现供玉女之像为近世所塑立。
        祠旁有“玉女洗头盆”、“玉女梳妆台”、“无根树”、“引凤亭”等名胜古迹。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这是在南峰上远眺东峰之巅。东峰又名朝阳峰,海拔2090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南峰与东峰之间的峡谷栈道,游人在巨石缝里行走。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中峰又称玉女峰。上面已经介绍。玉女峰形如鸟头,上丰下缩。峰顶有一巨大的石梁,形状像龟,后人为了纪念不慕荣华的弄玉在龟背上建有玉女祠,祠前有石臼5个,传为弄玉洗头盆。旁边有石马一匹,相传是弄玉进山所乘骏马的化身。玉女祠后又有品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洞箫引来凤凰的地方,所有着一切构成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中峰山崖上有独松一棵,不见根,松枝凌空招展,树干无鳞有光,名曰舍身树。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上独一无二的山脊,我在别的名山大川不曾见过这样的地质风貌。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东峰景观。下棋亭也是华山的著名景观之一,位于华山东峰之侧,一座窄仅盈丈、四周孤峭的小山头上。传说,秦昭王用钩梯登华山与神仙在这里下棋,故而得名。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换一个角度观看中峰玉女祠。游人要“拜见”这位“玉女”该要有多“虔诚”。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东峰下仰望下棋亭,在这样的环境里下一盘“大棋”世间能有几人?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东峰下回望南峰峰顶。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游华山的游人走在巨石堆中。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华山下棋亭。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而又名“博台”。又传说,赵匡胤为感谢华山道士指导,做官后来华山寻找此人。遇见道士陈抟,见有棋盘棋子放置于桌上,便打赌下棋,第一盘结束后,二人便来到此处继续下棋,两盘棋赵匡胤便输光了所带钱物,第三盘又把华山给输了,所以有“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后来为纪念此事,后人就在这里建一铁亭。十年文革时期,铁亭被毁。1985年,在原处又建造一石亭,白石配绿树,更加美观。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当年赵匡胤与陈抟下棋时的残局,桌旁有四个石凳。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云梯在中峰北面,于1984年凿辟,是从引凤亭经东石楼峰通往东峰的一段捷径,成为华山一处新的险道。云梯高十余米,与地面垂直呈90度角,中上部外突,呈倒坎崖之势。云梯的开辟,既缩短了自中峰登东峰的时间,又增加了游人履险的兴趣,开通以来,许多游客都愿在此攀登,一试身手。云梯旁架有金属制的人工楼梯复道,方便游人上下。
上华山,飞渡险峰景色美如画(25图)
在东峰之巅对望西峰。(由于图片较多,此次华山之行将分两篇介绍,请关注华山下篇《下华山,被迫走”智取华山一条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