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和房价
看来,苹果继承了乔布斯桀骜不驯的传统,照样我行我素。iPhone6首发没中国大陆,不要去责怪苹果公司的傲慢,工信部早干什么去了?人家又不是你下属的国企,你说什么都是文件。
乔布斯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不仅他,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甚至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等一个个引领时代潮流的天之骄子都不是按照“产业规划”、“政策引领”创造出崭新的产业领域的。这实际上是在说,本质上,在产业创新领域政府是无能为力的。至少,在创造有效需求层面上政府并不是先知先觉、无所不能。
积弊已久的全球资源错配终于在08年爆发,去杠杆化成为全球各经济体的当务之急。除了金融领域里的去伪存真,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吸收泡沫(多余货币)最根本的措施。
假定苹果公司是内资企业,假定我们有一个值得信赖的A股市场,按目前汇率计算,苹果市值的6千多亿(美元,04年8月)就可以吸收近4万亿人民币;推出一部iPhone6,苹果增加营收几百亿不成问题,对货币当局而言,那就是吸收数以千亿计人民币。再假定脸谱、微软都是如此,何愁吸纳不了超发的人民币。问题是这个假定不存在。
衡量国际贸易兴衰的指标之一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较08年大幅收缩了三分之二;大宗商品诸如原油、铁矿石犹如过山车一路下滑。反映在国内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上,粗加工能力严重过剩而创新不足不能吸收超发的货币。出口导向加上强制结汇,4万亿外储相当于多放出了20万亿人民币。前几年的“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以及节节攀升的高房价,不过是货币超发的现象而已。现在全球都在去杠杆,支撑原有发展模式的外部环境不存在了。
在货币严重超发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无疑是重灾区。不明就里的“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房地产投机,其实是货币在寻求出路。去除特有的官商一体体制造成的腐败呈现出的畸形繁荣,全国除少数城市以外,每个家庭都可以感受得到的是,真正在制造业、服务业上班的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创造财富的总人口不是在增加而是在下降,哪有那么多的“刚需”!
收缩货币,抑或说成是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式”的刺激到结构性的“滴灌”,妄图在一夜之间重现4万亿“打鸡血”式的复苏只能是一厢情愿。况且,银行不傻,在货币投放总量实际上只减不增的情况下,银行不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主而失去流动性。在没有有效的、以信息技术支撑为强大后盾的新兴产业兴起以前,产业重构困难重重,这才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实体经济诸如“国产原创”iPhone之类引领国际潮流、集硬件软件为一体、集制造业服务业为一身、能够创造出有效需求的产业真正兴起之前,寄期望于房价在一两个权宜之计的政策下一路走高,那只是银根抽紧日子难过的房地产老板们幻想的昙花一现。
有了自己的乔布斯和iPhone,房价才涨的上去。

2014.10.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