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走红意味要拿潜规则开刀
随便从哪个角度看,省政协副主席都是边鼓,落马报道除非认识的人,轻按鼠标点击懒得都。政策走红的原因不言自明。
别说大内总管罩着,哪怕是舅子老表、同学在宫里扫地,原籍县衙府内再怎么说也会给个肥差。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叫体己、懂事儿。再说,宫里有人意味着体面,同僚大多不明就里,随随便便就能唬住。
我大中华国画讲究的意境都是空灵古朴,山野间奇山古树流水潺潺,歌词诗赋讲究的是田园牧歌,难道从古至今就有崇尚生态?古时候没有工业,没有汽车呀,除了烧瓷铸青铜鼎,烟囱都没有。
归隐山林的贤人高士,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远大革命理想的学子?为何一个个最终选择了遁入山野与世无争?与其说是爱好文艺,不如说是在官场碰的头破血流无奈的归宿。
官场陋习的说法在我们的文化里特别多,一人当官鸡犬升天,朝里有人好做官,……。头悬梁锥刺股,寒窗十年不如有个祖传丹书铁券。西方经济学有个劣币淘汰良币定理,东方有个坏官驱逐好官的潜规则。好多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政策出了问题可以调整,明摆的是要拿政策出现偏差背后的机制性原因开刀。说过很多次,谁落马都不意外,重要的是制度性原因。潜规则盛行的地方,小心了。

2014.06.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