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贡西秦会馆

(2014-05-07 16:27:38)
标签:

休闲

随拍

分类: “老自贡的乡愁”随拍

    西秦会馆位于自贡市区龙凤山下的釜溪河边,系清代陕西籍盐商为联络同乡、聚会议事而修建的会馆,故称西秦会馆,俗称陕西庙。会馆坐落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东段,倚风景秀丽的龙凤山,临繁华热闹区,殿阁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设在馆内。

    清初,陕籍商人来自流井经营盐业,发家致富后为“款叙乡情”,显示豪华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历时16载,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年(1827-1828),又进行大规模培修与扩建,“较旧地址拓出十数丈,依山另辟一正殿”,“壮丽倍前”,共占地3451平方米,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建筑。整个建筑群平面组合总体方正,强调对称,中轴明确。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精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

    西秦会馆设计精巧,融合明、清两代的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风格为一体。建筑群在布局上因地制宜,把整个建筑群分成若干建筑单位的各部分合理安排,沿86米长的地基中轴线建造主要的殿阁厅堂,周围则用廊、楼、轩、庑以及一些次要的建筑环绕和连接,形成了一处纵深、立体、层次分明的建筑群。会馆由前至后层层叠叠,逐渐升高,层次分明,布局规整有序。造型上也是匠心独运,将若干不同形制的屋顶巧妙地组合起来,构成复合型的大屋顶,更增加了建筑的雄伟气魄。

    会馆的主要建筑有武圣宫大门、献技楼、大观楼、福海楼、金镛阁、贲鼓阁等。建筑群富丽堂皇,宽敞明亮;飞檐重阁,奔放腾越;造型奇特,各具特色。还有气势宏伟的大丈夫抱厅、高昂挺拔的参天奎阁以及装饰华美的中殿和肃穆深邃的正殿。

    整个建筑群由前至后可分为 3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正面的武圣宫大门、献技楼,两侧的贲鼓、金镛二阁,各建筑物间用廊楼相接,与后面的抱厅相望,构成四合院落,中间庭院开阔疏朗;第二单元以参天阁为中心,客廨列居左右,后为中殿,前有抱厅,参天阁两侧配以水池花圃,建筑比肩接踵,密中有疏;第三单元包括正殿和两侧的内轩、神庖。整个建筑物的高度及体量,由前到后逐渐增加。单体建筑内部由几根大柱承托各种横梁,组成坚实的框架,上建外观奇特的复合大屋顶。屋顶造型有歇山式、硬山式、重檐六角攒尖式和重檐庑殿式,重叠、配合使用。其中以武圣宫大门、献技楼、参天阁和贲鼓阁、金镛阁最具特色,或歇山屋顶正脊加建一六角攒尖屋顶,或上下重叠由两个歇山式屋顶,檐脊屋面相连,翼角起翘似飞,挺拔高昂。这种多檐的复合结构,为明清两代建筑中所罕见。

  会馆建筑中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多达数百件,遍及全馆,令人目不暇接,尤以石狮、献技、金镛,贲鼓等楼阁的雕刻最为突出。大门石狮高2.27米,突目隆鼻,身披卷毛,四爪锋利,两狮正身向外扭头相望,张口作嘶吼状,颇显威严。献技、金镛、贲鼓3处的木雕,集中在长22.3米、宽6.7厘米的木栏上,人物有350多个,疏密得体,刀法明快。此外,额枋、衬枋、挑梁、垂花、栏杆上的木雕,有神话传说,有历史故事,有社会生活,戏剧场面,花鸟静物,均刻艺精湛,维妙维肖,至今清晰可见,是研究清代社会生活、戏曲、歌舞、宗教艺术等珍贵的实物资料。

    建国前,西秦会馆曾是中华民国自贡市政府所在地。建国后,自贡市人民委员会在此办公期间对建筑作了保护和维修。西秦会馆本身就是一件反映自贡盐场、盐业发展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使得历史和建筑相得益彰,博物馆馆名由郭沫若题写。

    馆中展出的各种古代钻井、治井、找捞工具,真实地再现了千年盐都的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变革。陈列有自贡地区为中心的四川井盐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文物、实物、资料。馆藏的中国古代钻井工具群,保存较完整的传统钻井工具群。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打井岩口簿等,为研究中国钻井史、经济史、经营管理及商业经济发展等,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珍贵中料和实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为该馆的基本陈列,它全面地展示了从钻井、采卤、输卤、天然气开采与利用、制盐诸方面的发展,展示了自贡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自贡西秦会馆

                                                                                2014.05.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两家小燕子
后一篇:菜鸟拍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