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舆论
(2012-12-26 17:55:26)
标签:
时评杂谈 |
分类: 时政杂谈 |
网络和舆论
这几天主流媒体大密集的宣传网络实名制立法的必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在审议有关立法草案,看来,实名制很快就会实行。
十八大后,好几名贪腐分子由于网络举报落马,更加大了公众对网络力量的信赖。的确,如果不是网络把全国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的的力量,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快的结果。
中央领导不是推荐大家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么,读过的都会记得,法国大革命的前奏,是在法国社会的王权,议会,世俗等级之上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权力——舆论,直接对准王权。贵族、知识分子、世俗各阶层都有自己的聚会场所,舆论很快把法国社会统一起来,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
舆论的力量不在舆论本身,是在于舆论统一社会的力量;能够足以推动社会变革的舆论,必定基于深刻的社会危机。托克维尔、马迪厄所展现的法国大革命前的图景,极为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法国革命之突发而不可遏,使制造革命和受革命之惠以及为革命所牺牲的人,同样感到惊讶;从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实际与法律,制度与风俗,表面与精神日益脱节,从而产生了这次革命,舆论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任何现代政权组织都会重视民意,重视舆论。舆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舆论比起“官方”通报来得更为直接,更为真实。互联网为舆论增加了翅膀,这是信息化时代公众参与政治的特点。这一切无可避免。
舆论对于公众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挡不住的。在信息化时代,的确存在鱼目混珠,蛊惑大众甚至坑蒙拐骗的“舆论”,但这并不是互联网特有的,只不过网络匿名给了这些东西更多的机会和方便。
从互联网兴起到现在,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名博”有哪一个不是实名的?在这一领域,公众自有鉴别力,立法与否关系不大,大可不必担心。重要的是,向人民讲真话,允许人民讲真话这个方向不要变就行。
向人民讲真话从最上层已经开始,取得不错的效果。允许人民讲真话这个渐进的过程客观上已有很大进步,最上层也在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动向。正视社会矛盾,了解社会诉求,是执政者重视舆论、重视公众参与的必然要求。最近的几件网络反腐案件得到高层直接参与,说明新一届在这上头是在向前走的。
网络实名制的立法,对商事领域的不法行为当然会有遏制,不必把网络实名狭义理解为网络反腐的倒退、对舆论的限制。如果是限制、倒退不是这个整法,互联网这个东西吧,“翻墙”之类的手段多了去了,实名制哪儿限制的了,对此,不必过分解读。
反过来倒是觉得,主流媒体为什么连这些道理都讲不出来,公众敏感的问题越捂越捂不住,非得要弄得大哗才算?宣传这个玩意儿吧,的确考手艺。“宣传”就是主观色彩浓重的领域,但宣传的目的是要有人信,有人信就要讲道理,什么时候主流媒体会讲道理了,公信力自然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