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球时报》不要与时俱不进

(2012-10-29 13:21:16)
标签:

时评

杂谈

分类: 时政杂谈

《环球时报》不要与时俱不进

“整个中国都是输家”,搜狐在醒目位置,把《环球时报》文章《重化工项目上街头裁决非长久之计》中的这一句话作为标题,转载此文。

援引该文的“宁波官方宣布停止推进PX项目,这起连日来轰动全国的重化工立项争议以公众已经很熟悉的方式得到解决,那就是当地民众上街激烈抗议,官方被迫彻底让步。从厦门到大连,再到什邡、启东,同样的故事情节反复上演”的立论,再说到“有人说,宁波人“胜利了”,而在我们看来,由广场、街头群众抗议来决定复杂的重化工项目命运,这种模式不会有赢者,更像是整个中国都是输家”表达了对中国重化工项目的担忧。

嘿嘿,《环球时报》口气很大,用了“在我们看来”极为壮大阵营的口吻,并断定“整个中国都是输家”。怪不得搜狐小编们乐不可支,直接引用并作为标题,以吸引眼球。

且不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印度博帕尔邦毒气泄露事件,也不就事论事谈重化工项目的利弊,当下商业化组织过度追求利润不顾法律约束,忽视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对投资的偏好,以及对当地产生大量GDP的龙头老大睁一眼闭一眼,以至于有多少城市还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总是不争的事实。当下群众对环境的担忧,是从切身感受中得到的切身体会,这总不会错吧。

其实,“从厦门到大连,再到什邡、启东,同样的故事情节反复上演”,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涉及到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还任重道远。

投资近600亿元重化工项目,就算是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可低估。科学的论证,严谨的环评,以及环保设施如何在公众监督下满负荷运行,极端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等这些重大问题,怎样在项目立项之初,就与公众有效的沟通?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说了很多年,地方还没有真正习惯。离制度化差的就更远,这才是“从厦门到大连,再到什邡、启东,同样的故事情节反复上演”的主因。现在公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加之现代传媒的发展,倒逼地方当政者加快决策的公开化、民主化进程已成大势。这几件看似是环境公共事件的发生和解决,岂不是在助推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进程的加快?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不能说“整个中国都是输家”,更像是整个中国都是赢家。

不能指望所有地方当政者都有这个意识。加快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进程毕竟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前两天写了篇博客,猜测《党章(修正案)》会以“权为民所赋”作为主题,因为只有解决好权力来源问题,才能解决权力制约问题。只有所有官员都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才能从骨子里畏惧人民,尊重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才有制度基础。现在看来,这个估计不会错。

还有,文章中的“有人说,宁波人“胜利了”,……,这种模式不会有赢者,更像是整个中国都是输家”,这种先入为主的口气,是不是霸道了点儿?为什么一定要把“宁波人”与当地党委政府人为的分割开来?怎么看怎么都有立场问题。为什么不可以说,当地党委政府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更进一层,人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意识在增强,水平在提高?

《环球时报》,你们是谁?就其高论,真的有点儿与时俱不进。

2012.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