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中超和诺奖
(2012-10-10 16:28:13)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社会杂谈 |
A股、中超和诺奖
前一阵吵吵很厉害,说是我国作家莫言有可能获诺奖,今天要公布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今年的奖项就要尘埃落定,是当然最好,估计不是。就算莫言没获奖,也不说明他就没有资格。莫言的文学作品接地气,不跟风,对人性的历史命运的深入描写动人心弦,好多著作脍炙人口。
不可否认,诺奖尤其是文学奖,对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像前苏联的索尔仁尼琴,南美的马尔克斯,略萨。我无意去评价这种价值观,历史会给予定论。西方人要真正理解现代的、民间的、草根的、真实的中国,有个文化交流过程,这需要摒弃偏见,中国文学才有可能得到承认。
有一个客观事实,诺奖的获得者,毫无疑义是该领域最优秀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奖项可以和诺奖媲美(和平奖除外)。我们渴望我国在各个领域里都有诺奖获得者,这是个情节,这是大国在崛起时渴望被承认的情节,不是哪个个人的问题。
这篇作文题目就有点怪,生生把A股和中超拉进来。其实是想表明一个观点,如果科学文化事业,包括经济领域再不破除过分行政化倾向,我们所期望的充满活力,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还早。
A股其实就是典型的中超。官商勾结,暗箱操作,从队员到裁判,从俱乐部到足协,在充分行政化名义下的伪市场化运作,揭开来臭不可闻。从股份制改造开始到现在,不过二十几年,试问,最先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官员们,哪个不是盆满钵满?配额分配,中介保荐,行政审批,那一个环节不是利益!这些利益来自何处?小股民的钱啊。郭树清主政证监会,正是抓住这一要害,正在整治之中。
A股的情况与中超类似,有多少利益集团深陷其中其中,不可自拔。最简单的问一句,你那个地方的上市公司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你们那里是最优秀的吗?你就可以知道,那些做股评的就是在胡说八道。可以这样说,在资本市场没有真正破除行政化垄断之前,任何反弹注定都是昙花一现。
与中国足坛整治异曲同工,单一反腐已难奏效,A股市场有赖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真正市场化运作,这又有赖于破除资本市场的行政性垄断。
精神文化产品何尝不是如此,从来就没有行政垄断下生产出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撇开意识形态,至少我们知道,精神文化产品是充满个性的,富有人性,富有历史感的东西。一些有识之士甚至哀叹,“中国博士越来越多,离诺奖越来越远”,不是从另一方面说明,知识文化领域过分行政化有多么严重。
中国近现代的林语堂、鲁迅、老舍甚至莫言他们的作品,还有基础学科的伟大发现、发明,有哪一个是行政化的产物? 不是当代人退化了,没有大家了,是应该反思产生伟大作品的环境。就像A股、中超,不破除过分行政化垄断的倾向,不要说走向牛市,冲出亚洲没门,在各个领域都有获奖大热门,根本没有希望。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