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郑板桥《邯郸道上》诗一首

(2017-09-01 11:26:10)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开卷有益

读郑板桥《邯郸道上》诗一首

在邯郸丛台公园里竖着一座高大的影壁墙,墙上是当年(不知何年)一位八十七岁的谭典老人书写的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邯郸道上》诗一首: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汦水逥。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很遗憾没能看到郑板桥的另一首《邯郸道上》。这一首《邯郸道上》写于那一年也无从查起,我想当年郑板桥先到了邺城,看了一代雄才魏王曹操的铜雀台后又来到了赵武灵王的丛台,当年锁二乔的铜雀台的西北方向还有着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遗址,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汦水逥。说到赵国158年的繁华历史总是要说到赵雍的,赵雍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在刚即位的时候,就能在肥义的帮助下,镇定地退走五国之兵。后来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了一次大改革,增强了国力。还消灭了长期为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在战国七雄争霸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赵雍的第一个夫人是魏国的公主,为他生下了公子章,章很快就被立为太子。公子章性格强悍,体魄健壮,大有赵雍之型,本来最为赵雍喜爱。后来韩夫人死了以后,赵雍立吴娃为新夫人,吴娃生下公子何。但赵武灵王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废掉太子章,立公子何为太子,自己又退居二线当上了主父。最后还想夺回权利,结果引起内讧,无奈死于非命,困在泜水河畔的沙丘宫,做了饿死鬼。那年,赵雍年仅46岁。死后谥号为武灵王(为褒义,而为贬义,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赵君称王,自武灵王谥号始。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 大概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是颔联的对仗句,“爱”对“笑”,“厮养卒”对“武灵王”。“厮养卒”意指赵武灵王身边的卫兵。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秦汉之际,有两位名士最初是刎颈之交,最后闹到一方必欲置另一方于死地的地步,这种结局连他们自己也始料未及。这二人就是魏国名士张耳和陈余。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刎颈之交有时也靠不住。郑燮的《邯郸道上》对赵武灵王做了评价还是很有意义的。后人没有忘记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墓在山西大同灵丘县三十里。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这里筑城设县,因其墓冢,故名灵丘,以此纪念一代君王。如今在邯郸市也有几尊赵武灵王的雕塑,其中位于人民路上丛台广场的一座青铜主题雕塑就是为了纪念赵武灵王,建于2010年10月。“胡服骑射”也成了改革的代名词,激励着人们在改革之途勇往直前。

对郑板桥这首诗的释义我得到了富先生的指教,深感才疏学浅,学无止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