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思丨中国的夫妻缺什么?!

(2014-08-20 09:40:22)

中国夫妻不缺隐忍坚守,不缺默默付出支持,所以我们的婚姻讲求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仿佛这才是模范夫妻五好家庭该有的模样。但是我们,往往忽略表达,不善于寻找乐趣,习惯把生活过成一杯平淡的白开水。

婚姻专家指出,与国外夫妻相比,中国人的婚姻容易缺少以下7样东西,你是不是也一样?


一、缺亲昵

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rVjkglDiaUWplTAOPWt3ZICXuk0FMhX0SWsDtdejaqkiaFGIrHXibGYUw/0

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天出门时的常规拥抱,在等车、等红绿灯时的伺机拥抱,从背后拥抱,搂着腰紧贴在一起的温情拥抱。


二、缺情话

有研究表明,夫妻间每天至少需要说3句情话,如我爱你、我想你等。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2vBHeAeLt8OOdBxvhQHhKLQ5b8DmEWpdIvyArTF2UCQhic3ud9K62kg/0


美国休斯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对着爱人的左耳说甜言蜜语,更能打动对方。


三、缺幽默

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消除隔阂。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ibsH9Eb2UNtSWfUC5npq2wMxjyCUdzBUWBibKFmiaFjRRlvxEsB1LrLMA/0

幽默包含了很多信息:爱妻子、哄妻子高兴、赞美、富有孩童精神的小恶作剧。妻子接收到这些信息,心情自然多云转晴。


四、缺欣赏

中国人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配偶,甚至是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Etx4Yz1ibRRKWydbN7IIXsiaFoXxBb0mfM3BT7YlSiaYObZxDCHMWCibdQ/0

其中原因很多,但长此以往会伤了感情,破坏婚姻稳定。人人都希望得到表扬,且表扬越多,越能激励其好好表现。所以,不妨将你对伴侣的欣赏挂在嘴边。


五、缺沟通

婚姻幸福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沟通和解决冲突。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YrgSKuibX4aFLjqnD9xp3WuA2icOHib9lOo0OVVX5uPqyA5je75doOU0Q/0

要加强沟通的效果,一方面要用赞美代替批评,尤其不能人身攻击,另一方面要少用程度性的修饰词,如经常、总是、太。此外,沟通要避开身体疲倦、饥饿、生病或工作繁重等4个时段,不然会影响效果。


六、缺童心

多保留一点天真、单纯,多拥有一点爱好、好奇心,对提升婚姻幸福感很重要。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k2NsESAQYZg0z0PzOPsaOzMTL6icMYTPhVMZzkR9MQJhTIc1FQrKrfw/0

拥有童心的人,生活更轻松、心境更快乐,也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回家后,大门一关,夫妻俩不妨学学孩子,常玩些小游戏,彼此间开开玩笑,都能调剂枯燥、单调的生活。


七、缺浪漫

浪漫未必是鲜花美酒、必须以金钱为代价,其形式丰富多彩。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fjc70M1lBwa3DyEUPdPjYWI9FDX61arEXo5A02Mf3Z3icASialOQKutBx1LQs5ks1yhSHOjbHnnsw/0

主要内涵就是:为伴侣做他/她喜欢的事。比如,妻子喜欢看电影,丈夫能耐着性子陪她看完,就是浪漫;丈夫夜班回家,妻子开着卧室的灯等待,并端上一碗热乎乎的粥,也是浪漫。


http://mmbiz.qpic.cn/mmbiz/h7rj7oias1Cj4HC0xcLysT0PVA4riasDlngHj3qjyFmYagVduIjaMkQO00TVZIMGA5yibD0uKHRA2lIflK9IwSkUQ/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