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卷命题学习心得

(2014-06-05 08:43:3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研活动

试卷命题学习心得

王晓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进行改革。新课标中称:“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在的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与当前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相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进行改革。新课标中称:“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法之一。”但是现在的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考试与新课标的距离更是相去甚远,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区别功能,将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不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考试命题的内容过于繁杂,注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内容过于陈旧或与当前社会现实不符,不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只重视学生课本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个性差异。因此,改革当前小学语文考试内容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首先要把考试的难度降下来。降低难度、不是降低要求。我们过去的命题过于强调学生对难度知识的掌握。好象学生在解决难度上水平越高越好。殊不知,学生书本成绩的提高是有代价的,是牺牲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的。这些难度问题过于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为训练而训练,

      第二,命题应该让学生有个人的体验和认识,应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去我们的考试出命题的形式呆板,不外乎字词句、段篇章六大样。过于追求整齐划一,答案是死的。很少看到有比较灵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题”。学生在死答案面前,是被答案“一刀切”的,很难评价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个体差异。更谈不上让学生有个体的体验和认识,所以也就造成了教师学生死抠教材的现象。认为把课本上的字词句掌握基本就可以了,为考试而考试,失去了考试的正确目的。应该说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教学为考试服务的。                

第三,命题应注重考察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导致了考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有些内容书本上没有,就在命题中没有了反映。语文,语文,语言和文字,文字的内容考的不亦乐乎,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需要不需要考察?书写需要不需要考察?然而当我们打开语文试卷的时候,哪里还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为什么?因为这些属于“隐性”的,好象不能登试卷之大雅之堂。再看看我们关于实践能力的考察,在试卷上更是找不到只言片语。所以缺乏动手实践能力成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疾。    

     第四,命题应该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淡化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有,应重视学生的运用语文的能力,而不是将语文肢解成各成一体的单项训练。反映在我们的语文复习中,教师往往以单项训练的形式出现,今天复习拼音,明天复习字词,后天复习阅读……把语文在肢解的前提下又硬要求学生的系统掌握,这就必然导致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降低。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锻炼,而不是单纯拿出来训练。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命题应该是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命题是新的评价方式的体现。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命题内容上,势必会影响到新课标的实施,因此,在新课标下,要以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寻找适合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命题方式。使我们的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