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会第十三期启发《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故事会反馈

标签:
火焰亲子成长工作室儿童故事会启发文化 |
分类: 儿童故事会带领人专区 |
http://s3/mw690/002OzlMYzy7eJcewSUa12&690
火焰-儿童故事会带领人团队
Flame Story Teller
让更多儿童在家门口与好书相遇,爱上阅读!
2017年9月,火焰-儿童故事会带领人团队成员在线互动研讨《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的集体讲读技巧后,以自己居住的地区为核心,开展线下故事会17场。活动地点遍布全国8个省,2个直辖市,13个市,受益儿童约300余人。
http://s4/mw690/002OzlMYzy7eJcjejM773&690
-1-江苏常州淼妈反馈-
http://s1/mw690/002OzlMYzy7eHxrjWr630&690
-2-江西新余玉米反馈-
幼儿园 小班 37人
http://s13/mw690/002OzlMYzy7eHxFXH1q5c&690
-3-南京乐树妈妈反馈-
幼儿园 大班 36人
故事讲读 :
对于故事每一页都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带孩子观察途中的细节
后续提问:
1.糟糕,警官从转椅上摔下来了,你们猜他此刻要钉的安全提示是什么
2.描述小朋友在听报告的反应,问孩子们这讲座有趣么
3.在收到那么多封信后,他为什么最喜欢克莱尔的信,很多孩子一下子就捕捉到了很多细节
4.在警官在家看电视那一页,问孩子们警官此刻内心是什么感受.孩子们刚开始有点懵,以为警官知道葛芮雅在表演。后来我就带她们观察镜子里的画面,渲染了一下警官的内心活动
5.100条安全提示,时间关系没有带孩子探讨
6.重大事故发生之后,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听警官单独讲 还是警犬单独讲 还是他们一起讲,孩子都说喜欢一起讲,最后点题,看来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有一场精彩的演讲,缺了谁都不行。
延展活动:
1.准备了一些卡片 一个孩子念图片 一个孩子表演出来。 孩子们表演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明显,都鼓励了他们。
http://s5/mw690/002OzlMYzy7eHy7QCFee4&690
2.借鉴了彭妈的游戏,孩子们很踊跃,基本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了,体验了一把“缺一不可”,需要团结合作。
活动总结:
-4-浙江绍兴六六妈反馈-
悠贝亲子图书馆3-6岁儿童 2人
http://s8/mw690/002OzlMYzy7eIqvCvVdd7&690
大班小朋友能够感受到故事里孩子们对葛芮雅的喜欢,但当后面葛芮雅独自去演讲孩子们也和之前巴克尔警官独自去演讲时一样(我把前后两张图同时呈现给他们看),她说:他们两个人要一起讲大家才喜欢听!只有一个人讲的时候都睡着了。我肯定了她的想法,说“嗯,他们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并顺势问:你在幼儿园玩游戏做活动的时候有亲密的合作伙伴吗?小班的小朋友说“有一个”。
延伸活动原本设计的是让家长写一条安全提醒,孩子来表演(家长帮助设计动作),其他孩子来猜,但由于只有两个小朋友,所以临时改成了亲子合作运球。
总结:小班的这个小朋友不太能够理解到故事,传递“合作”略感困难,大班的孩子基本能够投入到故事中,也能感受到“合作”。
-5-浙江杭州紫婷反馈-
家中 4-6岁儿童4人
4个孩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表现出来是很安静的状态,想让孩子更放松的听故事,就让孩子做在地上围着我。(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多愚蠢的想法)
拿出这本书,孩子看到封面说是一个警察和一条狗的故事。
打开书第一页一直到巴克尔警演讲完,学校里的行为都是老样子的这几页,(现在回想起来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本讲的主题是合作,但是我把这里的每一页都用了一问一答的方式,以至于孩子们在正本书讲完后也不清楚我想要表达什么)
当讲到巴克尔警官带着警犬葛芮雅去学校演讲时,小朋友看见警官每一次讲一条提示时,小狗都做了对应而且玩有意思的动作,这时有个小女孩说:“巴克尔警官是这只狗的主人,所以他听主人的话。”第二天警官收到了很多的信,信上画着都是警犬葛芮雅,这里我提了一个问题,巴克尔警官和警犬葛芮雅,你们更喜欢谁,小朋友回答是警犬葛芮雅,接着又问,为什么巴克尔警官演讲的时候,孩子们都不笑?这个问题孩子们回答我是不知道(肯定在前面出了问题),于是直接说出了我问的答案:因为台下的小朋友觉得很没有意思。接下去因为出现了总总状况,只能寥寥的把故事讲完。担心小朋友没听明白,所以问了小朋友,这本书讲完了,你们听懂了吗?小朋友都摇头说没明白。这是一次失败的故事会。
现在准备讲一下这次遇到的几个问题
1.有一个孩子,说好是10点开始,但是妈妈在10点半才来,因为环境的因素,还是有些拘谨,知道故事讲完,孩子还是一句话不说。
2.因为在家里,事先没有把准备工作做好,所以当孩子来的时候,我们还在准备铺毯子,挪桌子。。。。。
3.我家的孩子,他一看见人多,就要吃东西和看电视,爸爸顾着招呼客人,我们在做些准备工作,然后我家孩子打开电视一个人在那看电视,因为要准备开始讲故事,所以爸爸把电视直接关了,结果孩子就直接说:我不要和他们一起听故事,在整个过程中躲在墙角说说:“这个故事一点不好听,我才不要听呢,说完还唱歌”在中途我跟孩子交流过,跟他说如果想和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希望他能坐在垫子上一起听,如果不想听,可以自己去房间玩别的。但是并没有效果,我只能无奈的回去给另外3个孩子继续讲故事。
4.想着让孩子围着我坐在垫子上更有亲切感,结果这是我的错觉,一个小点的孩子一直往我这边靠,最后爬到我身上,一直敲打我,还不时哈哈大笑。另外2个女孩被那孩子挤到到了沙发的角落,我跟敲打我的孩子说,让她坐在我旁边,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这样会打扰听故事的小朋友,另一边我让挤到角落的孩子往我这边挪一点,尽量让他们看到书的内容。但是从他们脸上,看出了无心听故事的情绪。
这是一次失败的故事会,看到群里的群友们发的反馈,并不是很想把这次的反馈发上来,因为这次的各种原因,照片也没心情让家里人帮我拍。但是想一想,这次故事会虽然失败了,回想整个过程,我也只能纠正一些问题,还是需要乐乐老师和群友的帮助,让下一次的故事会讲的更好。
-6-浙江温州赚赚妈妈反馈-
家
出示封面,孩子们说这是警察,交通警察吧!手上是罚单。孩子们还说大家都在抬头看狗。因为大班开始教坐姿和书写姿势,看到书名页上一个孩子说巴克尔坐姿不正确。
当我读到第77条安全提示时,他们说这不可能,因为巴克尔站在旋转椅上呢。
演讲过后学校一切还是老样子:孩子们非常兴奋的找各个细节(不注意安全的,鞋带没系好的,水池里的水流到地上有人滑倒,有人搬书堆得太高砸到人的,还有原来老师也会犯错站在旋转椅上取东西)
当看到葛苪雅做各式各样的动作,巴克尔一回头它又坐好,一个孩子说葛苪雅会骗人的。所以到了他们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演讲表演时,他们最新注意到葛苪雅不开心,那是因为它骗人了,感到不好意思了。他们没关注巴克尔的心里变化,只看到玉米花撒了,饮料倒了。这里我觉得我没引导好,没把他们带到巴克尔为什么不开心上面。
孩子们观察很仔细一眼就看出人群中有一个人带安全帽的。后来在心中确认了戴安全帽的克莱尔。
后来孩子们得出巴克尔和葛苪雅一起合作才是最棒最受欢迎的。
故事结束后,一个妈妈说,学校和兴趣班的老师都反映他儿子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没想到我儿子听故事那么认真,专注力那么好,这下放心啦,约着下次有机会再参加。真是大大的鼓励
这本书孩子对于找细节特别感兴趣,后来我们叫玩了你说我演的游戏。一个人说安全提示,另一个来演,他们乐的不得了。
-7-浙江杭州静静妈妈反馈-
社区会议室 小学生7人
http://s10/mw690/002OzlMYzy7eIv8WK4Fa9&690
故事会前,先让同学们看封面,他们觉得是在马戏表演。
在讲到陶佩尔夫人站在旋转椅上那一页,就有两位同学说会摔倒。说到踩在果皮上会滑倒,两位男生上来表演滑倒,演得还挺形象。
在说到警官巴克尔看了电视之后不愿意去学校讲的那一页,他们都明白了警官因为发现大家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很郁闷(这点我没有事先提示),所以不愿意再去讲了。而警犬葛芮雅在台上打瞌睡,他们认为是没有了巴克尔的指令,所以葛芮雅也不知道表演什么好。此时顺势提出合作的重要性。最后大家还一起来找了找克莱尔在哪里。
最后的延伸活动是贴鼻子游戏。
不足:这次是临时招募,4个孩子已经是连续第二次参加故事会,相互之间很熟悉,其中一个男孩特别调皮,整场故事会没有安静过,在延伸活动中还带动了其他同学满场跑影响了整个故事会的质量(那天来了个新粉丝,估计这个情况让她对我粉转黑了 )。
-8-湖南长沙乐乐妈妈反馈-
小学教室
第一次去这个班讲绘本,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告诉他们这节课不上美术课了,改上绘本课。PPT出示封面:让孩子们仔细看,说说自己看到什么。有孩子说是马戏团。有个女孩观察很仔细说,一个叔叔在舞台上说话,其他人在听。这时,孩子们才似乎看到画面更多的细节,我也顺便将巴克尔胸前的五角星和右臂上的标志指出来了。因为让孩子们先进行了观察,接下来的绘本讲读孩子们真的观察得蛮仔细的。
在讲巴克尔讲安全提示孩子们打起了呼噜,我问他们为什么,有个孩子回答:太无聊了。看到葛芮雅在后面做动作,孩子们都乐了。我也借势问他们: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他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就开始说,说的挺好的。在巴克尔警官收到信这个环节,我特意和他们强调了克莱尔的信。在陶佩尔夫人的榔头砸下去那一页,我问孩子们,会发生什么?他们就说,榔头要是砸在脑袋上会把头砸破。在读到克莱尔的第二封信时,大家松了一口气,幸好克莱尔戴了安全帽。我让孩子们观察巴克尔看电视那一页,提示他们,巴克尔手中的爆米花怎么了?巴克尔怎么了?最后,巴克尔想出了迄今为止最棒的一条安全提示,我没有立刻翻PPT,而是让孩子们大胆猜测,他们说的都是安全提示里面的信息。绘本讲完,我就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亲密伙伴,然后玩了个贴鼻子的小游戏。由于人数太多,只玩了三组,我想玩的人更能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http://s10/bmiddle/002OzlMYzy7eIylBszDf9&690
本场绘本讲读,我没有可以提及合作,个人觉得在葛芮雅独自上台,结果睡着这个页面还可以再深挖掘一点,可惜这一页,我是一扫而过。这个故事,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情节很吸引他们,这节课孩子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课堂纪律真的不用操心,看来好的绘本真的太吸引人了。一节课,成功圈粉,下课后,有人看到我都是用爱慕的眼神在看我。
-9-江西吉安邓邓反馈-
春田花花书社
活动流程:1、分享故事,讨论。2、游戏:“你演我猜”合作游戏
四岁以上的孩子均可跟着故事情节发展专注的听故事并参与讨论,三岁左右的孩子只对葛芮雅的表演感兴趣,讲读过程中走神无聊走动。
故事讨论时,讲读到巴克尔警官看到电视节目那个页面,孩子们都说他生气了,他看到大家都在看葛芮雅表演,没在听他说。说到葛芮雅时,孩子们说:“我觉得葛芮雅没错,他的表演是为了让小朋友知道事情发生有多危险!”慢慢的讨论中,小朋友都觉得他们俩在一起演讲才有人听,要不然没人说葛芮雅都不知道表演什么了!慢慢感受到合作的主题!
游戏环节,第一场让小朋友表演,刚开始有些害羞,在妈妈们的示范和鼓励下,小朋友表演了简单的动物和表情。第二场让大人表演,小朋友猜,家长们由害羞到慢慢放松,游戏充满趣味,小朋友很用心观察,其他小朋友也帮忙猜,玩的很开心。结束后小朋友都相互表演,孩子发玩了音乐椅的游戏。
http://s2/mw690/002OzlMYzy7eIyCbwQN11&690
困惑:在观察书中细节的时候,小朋友都激动的冲上来围着书,有些孩子就跟风围上来,这样一围,有些孩子就分心了。还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表达,看到书就想到自己在家里的事情,不停的说,我表示故事结束后一起来分享,过一会她又想到其他的事情,同样也打断故事的分享。如何巧妙处理更合适呢?
-10-山东威海蜗牛反馈-
小蜗牛绘本馆 6-8岁儿童4人
http://s14/mw690/002OzlMYzy7eIzd7qgt9d&690
故事会讲读:开始用比较单调的语调读了几条安全公约,孩子们体会到了其中的枯燥。
进入正文,前四页孩子们也看到了巴克尔警官关于安全演讲的效果实在是不怎么样,都认为巴克尔警官演讲的非常失败。
葛芮雅的加入不仅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眼前一亮,为之振奋,而且现场参加故事会的小朋友也都瞪大了眼睛,“哇,好棒!真好玩!”直为葛芮雅喝彩!
“演讲的成功应该归功于谁呢?”——“葛芮雅!”
参加故事会的几位小朋友异口同声。他们都觉得葛芮雅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忽略了巴克尔警官。接下来学校对葛芮雅的邀请,孩子们也觉得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同,更忽略了巴克尔警官的作用。
后来葛芮雅在现场的表现,以及学校的大事故让孩子们一下子清醒过来。
葛芮雅需要与巴克尔警官合作才会演讲精彩!
http://s4/bmiddle/002OzlMYzy7eIz9o4VB73&690
顺应故事,没有做过多的设计,在对比中,孩子们很好的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延伸部分我们做的游戏——夹运气球,在游戏中孩子们又学会了与队友合作。
对于本场故事会个人感觉比较满意,主题明确,孩子们接受的都非常好,而后面的游戏,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也将气氛推动了起来。
-11-山西长治山佳反馈-
长治市悠贝亲子图书馆 6岁以上儿童10人
http://s6/mw690/002OzlMYzy7eJ5hqFdbb5&690
活动主要流程
(1)老师小朋友互相自我介绍,说说平时跟最好的朋友合作最愉快的事情,引出今天也有一对“亲密搭档”,来看看他们是谁。引出故事。
(2)讲读故事,第一次采用了边讲故事边说出画面细节的方法,孩子们有的细节能自己发现,也觉得很兴奋,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针对于一个细节会说好多好多,容易跑出故事情节,第二次我用了先通读故事再反过来共同寻找画面细节的方法,对于呈现故事的完整性还是有效的。
(3)做延伸游戏,采用了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提前做了一个用报纸做的大圆环。让孩子们站进去像开车一样让报纸做的大车轮滚起来向前进。
整体效果自评与困惑
http://s10/mw690/002OzlMYzy7eJ5k8e9j19&690
对于最后的延伸活动,效果还是挺好的,我没有想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短时间听懂提示,并顺利配合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因为一听到做游戏有个两岁的小朋友非要参与进来,结果大孩子主动告诉她应该怎么做,顺利让“纸车轮”滚起来
有一点我做的不好,也拿捏不好,请教各位一下。是不是应该做完游戏再让孩子们回归故事,做一个总结呢?自己感觉可能会更完整,对于故事主题会让孩子们在总结中升华,又怕自己的总结影响孩子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2-湖北黄石蓉妈反馈-
黄石武黄路小学 一年级儿童60人
http://s4/mw690/002OzlMYzy7eJ5Xez51a3&690
和同学们是第一次见面,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场“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有好几个孩子直接说喜欢狗狗,那么顺着就说到了故事的主角“那你们知不知道,狗狗可不只是能当宠物哦!还有很多工作犬!”孩子们很积极的回应:“知道,有警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就是一个关于警察和警犬的故事!“太好了我喜欢!”。
出示书的封面,并打开ppt。(第二次赶上停电就在操场上讲的,没有ppt,只有书,效果也很好。)
讲的过程中有多次互动:
1.对比警犬来了之后和之前,同学们听课的变化,你觉得能让他们改变的是什么呢?他们回答是警犬!因为警犬特别搞笑!
2.那么警官讲的好不好呢?可能不好吧,也好!不知道!有三种回答
3.翻到警官看电视的那一页,先让大家看图说话。他们看到了:镜子里的电视,警官的不高兴。提醒之下注意到了:警犬的小心翼翼,担心做错事了。同时让他们看了一下墙上架子上警官的奖杯,大家知道了这事个很优秀的警官。
4.这时候再翻过来看接电话时的警官,大家马上说出了他伤心,他觉得别人都喜欢警犬而不是喜欢他!
5.警犬独自去之后,孩子们知道了,尽管同学们喜欢警犬,但只有警犬也是做不好演讲的。
6.警官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是一个优秀的警官,警犬也是一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优秀的警犬,但是为什么那么优秀的警官一开始讲的时候没有人听呢?
那么优秀的警犬,当只有它自己的时候,孩子们也昏昏欲睡?
孩子们说,他们必须在一起!成为搭档!必须在一起!用一个词就叫合作!他们合作才能做的更好!对不对?对!
分享生活中这样的搭档。 好多孩子举手,选了两个孩子讲,“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一个人玩就没意思”“有没有一起完成一项任务的搭档呢”“有,值日的时候,她帮我搬桌子!”
http://s13/bmiddle/002OzlMYzy7eJ5Xovc8fc&690
因为时间关系都没有做游戏延伸,40分钟,稍后环衬只选了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安全提示分享,其它的我建议他们下来看书,书里还有很多好玩的细节等着他们去发现!
第二次在操场的时候,场地比较自由,孩子们模仿狗狗配合演讲的动作,特别开心,也特别投入。
-13-广东深圳Rabbit&黑豆妈妈反馈-
名海社区4-8岁儿童10人
http://s7/mw690/002OzlMYzy7eJ6uFIHQ66&690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绘本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故事《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画鼻子游戏。
活动内容
1.兔子阿姨讲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引出动物们互相合作、发挥所长,达成目的的主题。
2.黑豆妈妈从帮助人类的动物引入狗狗与人类的关系“你都知道为人类服务的工作犬有哪些?”通过图片来引导孩子们了解狗狗成为工作犬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与人类合作保护人类。
3.黑豆妈妈讲故事《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内容,暗示安全和合作的重要性。互动:请孩子们学葛芮雅的夸张表演来感受受伤后的反应;仔细观察巴克尔看到电视报道时的画面,引导孩子体会巴克尔和葛芮雅的不心情;
4.游戏
画鼻子:请现场小朋友和妈妈、奶奶组成最佳搭档,一人蒙眼一人负责引导,搭档合作完成给贴在墙上的动物画填上鼻子的任务。完成后再交换角色体验对方的感受。
1.席地而坐的确可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顿时增进了不少的亲近感。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与孩子们没有任何界限了,缺乏适当约束的孩子们在精彩的环节都会兴奋的控住不住自己。这次我就遇到了一位小朋友兴奋的使劲搂着我的脖子,的确劲挺大的哟!场面一时收不回来,后面的故事需要很大声的喊才可以继续下去。这时候就特别需要家长和义工们的协助。
2.有几个喜欢的家长们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享受故事,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一贯的看手机,感觉是局外人。这次家长坐在后面的高凳子上,与会场产生了距离感,在对家长们的互动和提问时都没有任何反应。
应对:
1.兔子给出建议以后还是要孩子们坐在小凳子上,制造适当的规矩感。
2.建议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听故事,增加与家长的互动与问题,家长们关注故事了,也就没时间看手机了。
这本书还有很多细节这次没机会展示,以后有机会再讲!这是一本可以多主题多角度演绎的故事书!
-14-江苏张家港奕含妈妈反馈-
家
http://s5/mw690/002OzlMYzy7eJ9mkqMY24&690
开场请两个小朋友表演双簧——手指谣《小老鼠上灯台》,小宝同学在椅子背后说,她在前根据同学所说表演动作。小宝很熟练,但是她同学不太知道这首童谣,所以合作失败。(之前去她幼儿园班里,有一个小男生送我礼物就是给我朗诵这首童谣。本打算去幼儿园讲读,没能成行。我想如果是这位小朋友和小宝一起表演,估计没问题。)
之后直接讲读故事,蝴蝶页都发现了好多星星,还强调是五角星。在我的引导下,小朋友会仔细观察图画发现细节,不提醒的时候就答非所问。其中一个男孩告诉我警犬葛芮雅太有趣了,最后提问大家: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各自单独表演好还是他俩一起表演好呢?三个小朋友一致认为一人一犬共同表演好。
总结:临时决定,时间很仓促。三个小朋友难得碰到一起,玩得太兴奋,讲读故事时有些注意力不集中。听过这个故事的女儿老是抢答,就轮不到其他两个小朋友回答,后半段我告诉她把机会让给别的小朋友。开场的合作表演手指谣没能成功,衍伸活动也没跟合作这个主题沾上边,带三个小朋友一起装饰五角星。
-15-浙江杭州布丁反馈-
美政社区
http://s10/mw690/002OzlMYzy7eJ9ES7otf9&690
故事导入:
我问小朋友:“你们有好伙伴吗?他们回答有,然后今天几个小朋友一个幼儿园的,就移到一起坐了。我就开始问;封面有什么,他们回答有警察,有狗,有小朋友,我说我知道狗狗的名字,想要我告诉你们吗?他们说要,然后我告诉他们狗狗是警犬,叫葛芮雅,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他和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的故事。就开始了。讲故事的过程中,我问的比较多的是,狗狗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台下的小朋友什么样的动作等。离得近小朋友回答问题就很踊跃很配合。
我边讲读边指着画面,有的翻页和葛芮雅打呼噜的地方我用的拟声词。在整个讲读中,我按照巴克尔的心情展开的:平淡-高兴-合作带来价值感,有亲密伙伴真好。
我的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一起演讲好还是警官自己演讲好?
我又问当巴克尔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他自己时,你们觉得他心情怎么样?“惊讶!不舒服!不开心。”
我还问狗狗呢,他们说狗狗是难过的,还发现旁边的牛奶爆米花都撒了。后面他们还发现最后一页那个小朋友的衣服上都有安全标志,这个我之前都没有发现。
http://s2/mw690/002OzlMYzy7eJ9GrpKNa1&690
延伸:把球放在纸上,2名小朋友一组比赛运球。第一组到达终点的小朋友赢得胜利奖状,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整体效果自评:
儿子发贴纸有时候会干扰,但整体还好。故事中自己做了动作,拟声词,表情,不知道是啥样的。
-16-重庆欢妈反馈-
老约翰绘本馆 3-8岁儿童10人
http://s7/mw690/002OzlMYzy7eJ9TOgOG86&690
讲述故事前,跟孩子们讨论了一下,孩子们看过了哪些关于狗狗的绘本,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了好些,比如哈利系列,饼干狗系列,大红狗系列,还有孩子,老人与狗等等,引出要讲的故事,与狗有密切关系,出示绘本封面。
接下来跟孩子们讨论了警犬与一般的狗狗的区别。讨论完成后,翻开扉页,我跟小朋友们展示了我提前做好,写在五角星卡纸上的关于绘本馆的温馨提示。接下来我一一读了扉页上的温馨提示,每读一条,孩子们深深的赞同,特别是其中的一条,请不要将东西塞到鼻孔或者耳朵里。孩子们自发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各种奇葩经历。
故事开始。讲到第77条提示:请不要站到旋转椅上时,两个小朋友都有类似经历,且摔的差点牙齿都没了,这样悲惨的经历,孩子们印象深刻。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小朋友们,自发的关注焦点在葛瑞雅身上,每当巴克尔去学校演讲时,葛瑞雅配合的各种动作,吸引着我们的孩子们。当巴克尔回到家观看录像那页,爆米花洒落一地,孩子们早就知道了结果,接下来看到的葛瑞雅一个人在台上睡着也不足为奇了。故事结束的那页,巴克尔提出的迄今为止最棒的一条安全提示,大多数的孩子们都猜出来了。
故事结束后,孩子们寻找一位亲密伙伴,共同完成贴鼻子活动,贴鼻子的活动中,3岁多的小朋友和他哥哥一起成功地完成贴鼻子,这里面经历了其他孩子们的耐心等待,哥哥的耐心引导,总之这一对小伙伴,合作异常成功!
故事会结束后,让孩子们回家后制作自己的一个安全提示,内容可以是针对绘本馆的,也可以是自己家用的,还可以是教室或者操场。
-17-山东潍坊鹏鹏妈妈反馈-
北海双语幼儿园3-5岁中班儿童25人
http://s13/mw690/002OzlMYzy7eJaelKiM7c&690
1.老师已提早排好座椅,小朋友静待故事妈妈。
我一进教室,书被儿子抢去看了。我直奔主题:“今天阿姨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故事的举手?”顿时安静。“小朋友们等着阿姨讲完故事再回答问题好吗?”
2.我边讲读边指着画面,有的翻页和葛芮雅打呼噜的地方我用的拟声词。在整个讲读中,我按照巴克尔的心情展开的:平淡-高兴-合作带来价值感,有亲密伙伴真好。
3.我的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一起演讲好还是警官自己演讲好?“还是一起好。因为一起快乐,警官自己很孤单。”
(2)当巴克尔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他自己时,你们觉得他心情怎么样?“惊讶!不舒服!不开心。”
4.延伸:把球放在轮毂上,7名小朋友一起拉,只要有一个小朋友不合作,球会掉下来。所有的小朋友轮了一次,玩得很开心。
http://s5/mw690/002OzlMYzy7eJafMFFy24&690
5.整体效果自评与困惑。
自评:故事讲读20分钟,游戏10分钟。
孩子们安静等待,让我很淡定,直接进教室讲读。孩子们在老师的陪同下,故事进展的很顺利。在提问中,我很惊讶,4岁的孩子可以用孤单来形容巴克尔。
困惑:在我讲读过程中,我儿子会时不时的站起来,指书中的细节。我很淡定地说:“小朋友善于观察,接下来请做回原位吧。”不一会儿,他又会来回走动。回家后,他说:“妈妈来讲故事,我太开心了,希望你能多陪伴我。”如果大家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是分割线———————————
本期重点困惑:
1.预约了活动,临时缺席,如何破?(六六妈)
2.家中开展故事会的注意事项?(紫婷)
3.活动中扰乱秩序,如何应对?(静静妈)
4.共读中为看细节,离开座位,如何应对?(邓邓)
5.遇到特别爱表达的孩子,如何应对?(邓邓,布丁,鹏妈)
6.活动是否要安排一个总结,提升主题?(山佳)
7.故事会用椅子还是不用椅子?(黑豆妈,兔子)
8.家长看手机不互动,如何应对?(黑豆妈,兔子)
9.自家娃在活动中产生“干扰”,如何应对?(鹏鹏妈,布丁)
欢迎读者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红花会约时间在线讨论,具体安排微信群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