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节选一)
(2014-11-04 10:19: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计划 |
学科 |
传统文化 |
年级 |
二 |
主备人 |
韩彩虹 |
使用人 |
二年级传统教师 |
课题 |
《增广贤文》(节选一)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 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选文,通过反复诵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辨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形成勤奋、简朴及其他良好习惯的教育。 |
||||||
教学 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选文,通过反复诵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 |
||||||
教学 难点 |
熟读背诵,理解感悟。 |
||||||
教学 方法 |
谈话、讨论、读书指导 |
教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
教学理念: 《增广贤文》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读熟学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至于所学内容所包含的道理,能理解多少就算多少,不可一味强求。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是很有限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原文,读读译文,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大部分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因此拔苗助长式的讲解意思和灌输大道理,无助于学生的学习,反而会放大此类知识的枯燥性,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传统文化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读,读出韵味,读出兴趣,读出热情。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反复地碰撞学生的记忆,在读中,不知不觉地熟练以至背诵,从而让学生朦朦胧胧地感受到其中所含的道理,这种模糊的意识其实是最真实、最宝贵的,远比那种云里雾里的标准答案实用的多。 教学过程: 一、律动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在熟悉的《三字经》律动中一起走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吧!我们伟大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不光有我们熟悉的《三字经》,还有很多含有深刻道理的格言,谚语。那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谚语呢? 2.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四、拓展延伸,懂得惜时 |
||||||
教学 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