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策略

(2016-05-03 18:30:53)
标签:

教育

分类: 论文

细微入手 星级评选 不断训练 加强沟通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策略


摘要: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题。抓养成教育就是抓教育质量。我们教师从简单的教授知识逐渐的向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变,从细微处入手,努力培养学生成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教育;

  文: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影响着你的生活,从而主宰人生。

我校自2013年以来,一直主抓六个习惯的养成培养:学习方面三个习惯,即自觉学习习惯、不懂就问习惯、细心认真习惯;生活方面三个习惯,即不带零食与玩具进校园习惯、不在楼道楼梯追逐打闹习惯、见了垃圾主动捡拾习惯;同时,坚持家庭 “孝心五个一” 作业。但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人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学生在很多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习惯问题,坐姿不断正导致近视、作业拖拉学习效率低下、看电视玩电脑上瘾导致成绩下滑等等。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不能就此对我们的学生丧失信心,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制作6快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版面,长期放置在学校中心大道两侧,让学生时时处处能够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使他们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课后认真做作业、珍惜时间、课前预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通过不良行为习惯照片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做好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利用例会时间,组织学习与培训,让全体教师从心中接受习惯养成教育,并乐意认真教育与执行学校的要求。

二、从细微处入手,勿好高骛远

由于农村不少家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校园里小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中午期间,校门前后纸屑乱飞,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整洁,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让教师们很头痛。怎样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彻底改变校园脏乱差的状况,我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决定从小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塑造人手。学校发出“校园是我家,我们爱护它”的呼吁,同时确立主动捡拾垃圾的习惯养成目标,并不断去落实,拥有自觉行为的学生学校利用集会、广播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加强平时检查和监督,现在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习惯之星表彰,促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多,以前课间追打疯玩现象严重,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难题。为此,我校开展了“文明之星”活动,课间派两名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学生,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参与疯打的学生根据班规一次扣操行分12分,每周一汇总,每月评选一次,学校表彰奖励。这一活动开展后,课间追打疯玩现象少多了。另一方面,我们严格落实安全值班制度与教师候课制度,观察、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然后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久而久之,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就逐渐增强了。同时,我们也采用相同的办法每月评选“好问之星”、“学习之星”、“孝心少年之星”,通过星级评选活动,利用榜样的作用,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遏制,学生的行为习惯正在走向良性循环。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入校自觉读书,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作业认真完成,错了及时订正。疯跑追逐的少了,礼貌问候多了;作业拖拉的少了,积极主动的多了。

四、耐心工作,不断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学校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月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同时,教师利用校讯通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他自觉体现在时时处处时,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如三年级的自觉放凳子习惯养成整整历时2个月,由起初的提醒,到中间阶段的提醒、学业测评扣分,教师付出了多少心血才使学生养成。最终通过一个课间的学校抽查并在班级拍照,让孩子们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现在无论什么时间的课间到这个班级,总是课桌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凳子摆放到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又如五姿的培养工作,我校就采用学校领导班子入班检查,学生写字课检查,班级自查提醒,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下,98%的学生书写姿势端正,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我校学生的近视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对此我们深有感触。

五、发挥家校联动作用,齐抓共管

1、教师要以身施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当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负责人的老师,我们有必要去努力纠正学生不良习惯,通过细心入微的工作,通过耐心到位的指导,通过榜样的示范与表扬,更通过多方的沟通与努力,学生不良习惯终将消失,我们的学校教育终将更加健康与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