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课例分析
(2015-01-16 13:57:54)| 分类: 教学案例分析 |
《学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与注释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
二、整体设计
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调动起学生兴趣后,要重点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采取的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从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明白蕴含的道理,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在课本外扩展中,根据学生搜集到的文言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营造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文化氛围。
三、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会朗读会背诵课文。
3、教学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下棋吗?喜欢下什么棋?
2、引导学生谈一谈围棋。
3、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把下围棋叫做“弈”,那么学习下围棋就叫做“学弈”,(板书)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文言文。(板书)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叫做文言文,它是古代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遗产。这篇《学弈》一文是孟子所作,你们了解孟子吗?
4、这位儒学大师的《学弈》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大家想听吗?
(二)、指导朗读,以读激情。
1、范读(出示课文)
2、引导学生总结读文言文要注意什么?(出示)
3、领读,指导。
4、学生自由练读,指读。
(三)、自学理解,讨论交流
1、出示自学要求
2、按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结果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五)、课外扩展
1、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蕴含着这样深刻的道理,真让我们大开眼界。此时,你对文言文有一个怎样的印象?
2、大家如此喜欢文言文,一定搜集了不少文言文吧?
(六)、总结
文言文以它文学的精华、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我们可以在文言文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人生。让我们尽情地在文言文中汲取营养,净化我们的灵魂,升华我们的人格,完善自己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读。
五、课例分析
在小学,文言文该如何进行教学,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对此,我进行了初步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遇到的困难一定很多。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就会因文言文的生涩难懂而失去兴趣。因此,我运用谈话等方式,简要介绍了一点文言文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文言文提供动力。在讲《学弈》一文这篇文言文之前,我与学生谈一谈围棋,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引出古人也学围棋,从而引出课文。学生兴趣盎然,不再觉得文方文枯燥无味,而是很有兴趣的急于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做了辅垫。
2、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以读激情。
引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小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对词语、句式了解甚少,朗读上会很困难。基于此种情况,我做范读,领读,并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读有榜样,读有方法。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抒发。
3、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倡导现代学习方式。
在理解课文把课文译成白话文时,我注意了学生语言的运用和组合。教师对学生培养这、培养那,如果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才气和文采,不仅会把学生教呆,而且还可能把本来有才气、有文采的学生教得越来越笨、越来越蠢!因此,对于学生自学的结果,我给予了鼓励和正确的评价。
4、读书明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文言文中还有最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那就是它巨大的精神呼唤和人格内涵。文言文中所蕴藏的道理会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一定影响。小学生能够通过读文言文明白一引起道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对他们本身的发展直到积极的作用。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从文言文那深远的意境,流动的形象中慢慢品味出其间的神韵和气象,还有作者们清澈的说理与思辩,对所处时代的种种参与,以及对人生历程真、善、美的直抒胸臆……这些对他们的人生和事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强大的影响,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着自己、完善着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