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文教学作者:周觅爸爸 |
分类: 写给女儿 |
现在,很多刊物上发表的中小学生作文真是不行,是推荐的编辑和老师浑然不知,还是好文章实在难找?我想,两者必居其一吧。
前几天,我给《意林 少年版》的编辑发了个短信,告诉他我对杂志不大满意,因为所选文章的水准与《意林》相比差距较大。那位编辑非常诚恳地接受我的意见,而且表示正在改进。
其实,我是很欣赏《意林》的,否则我就不会对它提什么意见。我仅仅为女儿定了两份刊物,其中就有《意林》。
《意林》的编辑也很努力。去年元旦,我正在值班,突然发现《意林 注音版》的编辑给我发了纸条,问是否同意将我女儿的一篇习作发表。我当时就愣住了:这个还算上档次的刊物这么缺稿子吗?后来,我们通过qq聊天,他对我说了真话:投稿的很多,还可以的不少,但真正上乘的文章真的非常难找。于是我知道,这个问题正困扰着许多编辑。
于是,我仔细读了我收到的中小学作文刊物,我进一步认定:许多发表的作文真的不行,连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主题”也没有达到,跑题的真多。对此,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语文教学是否真的有问题?
我离开小学岗位已经十五年了,无法对现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但是刊物上发表的作文尚且如此,学校里流水线上出来的,就更无法想象了。于是,我询问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当今语文教育的主要做法是什么?答:多读多练。可老师和家长让孩子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作文,孩子的阅读就是不过关,写作也不达标,为什么?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早就对阅读与写作做过研究,获得了有关数据——仅靠多读多写就能解决语文问题的学生不到5%。也就是说,研究的结论是:多读多写只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不就结了吗?既然这样,怎么还抱着这一套不放,有什么用?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鼓吹让学生素读,鼓吹让学生多写。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决定教学成效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资源)。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这几个基本要素中必然存在问题。其中,我最想问的是:就教师而言,我们有没有好好研究一下读和写的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我们是否有很强的读书能力,并且能写出好的范文呢——若无,拿什么传授给学生呢?
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万万不可以有问题的。这可是教学的基础。不过这个基础怎样,我不能随便说,这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