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作文的常见教学问题与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2012-03-04 13:12:14)
标签:
育儿 |
最近读了很多小学生作文选,和新浪网的博客主们交流了一个多月,就说说当前中国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问题吧。
之一,因为我们的写作课程缺失太多。说具体些,我们的孩子只学了记叙文中的描写,却大都没有学好比“描写”更重要且更难的“描述”——许多文章中本身不需要描写,比如《水浒传》着重写人,要刻画人物形象,所以就大量地采用语言、动作等等的描写;《三国演义》重在叙事,所以,就不竭力描写,而是更多地选择描述。从写作技法上讲,描述与说明、议论联系更紧,也更难,更重要,因为它是我国学生未来上中学和大学时写评论、专题报告的基础。可惜的是,许多老师和父母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知之甚少,却一再地误导,把描写生动、辞藻华丽与优秀作文划上等号,素不知即使是“写人”的文章,现代作家也早就摆脱了十九世纪莫泊桑时代的描写套路。现在,“描写文”(俄罗斯语)成了唯一的学习内容,文学性成了评价的唯一标准,而随着年级升高他们学会的那些技巧将毫无用处。到那时我们才知道少年时光弥足珍贵,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小学毕业生相比,除了描写文,我们的孩子在写作方面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学过。
之二,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天分比较高的,反而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写作文。他们的早慧和勤奋,使他们甚至面临更多的不利环境:本来不该被强化的意识正在逐渐地强化——一次次的优秀作文获得嘉奖、荣誉或发表,代表着所谓的成功,其实它的负面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可是这个只有在教育研究中才会提出的观点,家长和老师大都不会重视或者理解。学生作文获得成功后应该给予怎样的表扬和鼓励,本身是一门学问,不恰当的表扬(包含获奖和发表)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将直接引导学生关注的方向——学生很容易由此更多关注自己是否获奖了、发表了,这个情况一旦发生,它将降低学生对写作本身的兴趣,或者导致写作内在动机的下降。这也是笔者不主张孩子参加比赛、不给孩子看作文选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