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生的理论,无疑,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智力、悟性、耐性、韧性以及人性的。也算上辈子积德,让我无意中看到了先生的博客,虽然看到的时候,离先生病重已经2年。
初初看,到真正认真去看,中间间隔了6个月,因为当时混沌理论应用已经不能满足自己对走势的解读需要,同时也不满足于这样靠天吃饭的操作了。当然,当时已经可以做到较稳定的盈利了。
再一次仔细看,是从无意中论语开始的,自此,认为,一个“立”人方面如此有独到思想的人,其技术理论,绝对值得一看。那时,3平台技术已经基本在脑海成型。
在看了前几篇她关于均线的表述的时候,心服口服的去研究她的理论了,但面临着几个大问题:
一、博客阅读不方便;
二、配图稀少;
三、先生的言语,散落遍地,很难仔细研究。
有鉴于此,便邀约了诸多网络好友(约20号人),前后耗费一年多时间,分工整理,篦子一般将整个博客的每一个角落都搜罗彻底,由我负责总编辑以及批注(大家认为我悟性比较好一点),最终整理成册,总共9册a4幅面的书稿,应参与整理好友的一致意见以及当时的客观条件,书籍总共只印了30余套,由维晓先生负责总的纸质文本的出稿。分发与参与整理以及其他当时知晓该次整理并且要求支付书籍成本(纸张及油墨成本)的一些朋友。
一边整理,一边校对,在心惊之余,愈感幸运,此生有幸,得遇此手稿。同时,在通篇阅览和实践操作体认之余,对笔和线段做了彻底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线段构成的走势类型,其最后一段线段内部的类背驰,我该如何抓住?
在期货交易中,往往一个线段内部的运动,其金额涉及往往巨大,对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资金管理要求程度都很高,同时也不满意应用这种线段操作时,由于对走势最后一段存在顾虑之后,往往导致入场量不能得以充足,或者出场有偏差。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寂寥彻骨的3k之旅。
所有的依据,来源于先生的一句话“最小级别的中枢,用3k重叠”来表现。同时她自己也说到,这样的理论表述,较难实践操作。于是潜心对60课以前先生的分解走势的方法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几乎每一张图先生的分段,我都打印了很多张空白的,自己画一次校对一次,但是,效果不如人意,因为此时笔、线段充斥于我的脑海,太熟了。
于是,我根据最基础的中枢的3种变化,以及先生其他的所有的理论,来试图在m1走势上进行分解,当时没有意识到,如果以m5作为假设最低级别进行走势分解,是如何的得力,因为如果研究错了,可以有m1校对,同时也可以有m30来进行校对级别迭代的准确度。如果当时有人能够告诉这样一句话,我将轻松不少。其时,心中已经略有感触,但没有成型。
再一次偶然的,在心绪不好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书中先生的一句话,要读懂每一根k线,感觉天地恍如重新打开了一般,欣喜若狂。于是便对每一根k线进行了意义上的思考,当然,采用先生理论上的逻辑去考辨该k线的意义。
这么做的时候,不止一个人对我表示不同程度的无法理解,其中不乏很敬佩的一些现实生活里的操盘高手,他们告诉我,这种方法和新手又有什么区别二致?而且好端端的放弃自己本来已经成型的混沌跟随方法,代价那么大去研究这么个不知真假的理论。再加上每日思考过度,头发都开始脱落,每日都生活在巨大的焦虑和紧迫感之中。总之,压力很大,千倍大于我n年前满仓做多cu的时候。
皇天不负苦心人,某日我仔细的考辨每根k线的意义,并且严格按照这种意义去分段的时候,惊喜的发现,我的分段,和先生的分段是一模一样的,当然,有些小细节处理不一致。于是狂喜的将先生所有的图打印出来,每张自己画了,和先生的比对,发现,除了对某些跳空的处理思路不一致以外,其余的全部一致。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犹如冬天穿着单衣,有人送了一个热水袋放在我的怀里。
但是,和这几张图比对,还只是第一步,我还要对走势做当下的分解和阅读,从而最终确认我的理解和阅读走势的方法,是真正合乎先生的标准的,而不是我自己创造了一套莫名其妙的招式。那是我最担心的一段日子。直到现在,我还是担心有人会说我篡改先生的理论。在我的眼睛里,这套理论,已经代表着我这辈子最高的理想和追求,我不想自己走入一个弯路。我年岁已经大了。
又是漫长的没日没夜的看走势,每次看完走势(白天黑夜加起来8小时,高强度的阅读m1的每一根k,当下的),我都会瘫软的像一堆泥巴,甚至在夏天的时候,几度出现了缺氧的症状,但是,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在干嘛。
看完了,要校对各个级别,校对完了,面临着下一步,真金白银的去试验,一直到如今,历时1年半的日夜思索和操作上的提升以及资金上的反应,证明了我当时的想法和思路没有走弯路。
网络上流传的都是笔和线段的方法,开这个博客的时候,心里就有顾虑,准备再晚几年,等自己真正的将手里的资金变成一个理想中的数字的时候,再出来写一通。但是,太寂寞了,交易令我生活圈子极小,同时因为爱好研究交易,长时间的看盘和研究,已经让我的身体不堪重负,人在上海,生活各方面都陷入一个怪圈,身边没有人可以说话,一天到晚,就只有我自己和自己说话,网络上原来的好友,他们客气的和你搭话,但是这种搭话是建立在客气上的,而不是思想一致上的。而且,有些网络朋友因为不理解,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情绪上的波动。更多的群里的网友聚集在一起,讨论的烦恼的都是笔和线段如何确立的问题。
于是,我想写出来,或许,能够解除我的这种寂寞感,这种寂寞不是高手寂寞(虽然在背驰的时候有些许寂寞),而是,没有人群的寂寞。
再次声明,3k或许只是解读先生中枢以及整个理论的一个a0而已,并非代表它就是纯正的缠论,土匪虽然很自豪自己开创了一个可能是8千万分之一的独特领悟角度,但是绝对不会强硬的给你的思想加上一个枷锁,认为,3k就是先生真正的分段方法和迭代逻辑。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创新,思想上的表述,并不是一种残暴的扼杀他人想象力领悟力的行为。
土匪自己还没有纯熟的运用先生的理论,目前主要的瓶颈在于当下的各级别的区间套以及隐藏在内心极深处的恐惧感。因为日久月累的磨砺,恐惧这种本能已经变得细微和更加不可琢磨,甚至它会改头换面来迷惑你(比如,通过所谓的稳健的概念来迷惑你)。越是细微的东西,也就越是难以去除,祛除的过程,是我所享受的人生仅有的几个小乐趣之一。
如果你对3k有兴趣,可以留言,我会尽量的抽时间来答复,如果你对此保持怀疑意见,我会很尊重你的创新和怀疑思维,但是,请勿来劝告我改正自己的技术。或者非议我的3k构建的a0方法。因为世间有万千法门可以通大道,适合我的不一定就是适合你的,同样,你认为对的,不一定就是对的,我深刻的知道这一点。
也不要认为土匪是高手,土匪,仅仅只是一个交易的狂热爱好者而已,换言之,土匪之所以对交易狂热,是因为交易触及到了土匪内心深处希望完美的打一场或许永远也无法胜利的战争这样一个愿望,这样一个土匪认为人生仅有的几个小乐趣而已的意义所在,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胜率或者盈利率等等这些数字。
土匪没有资格被你称为高人,或者老师,所以,土匪没有劝学的动机,或者强烈具备必须帮你答疑解惑的动力。
土匪放弃了笔和线段,并非土匪对笔和线段不了解或者不深入,也并不意味着土匪愿意回复关于笔和线段的问题。希望大家理解。
土匪从来没有志向做先生的1/5之一的理论实践成就者之一,因为这不是土匪的理想所在。
土匪写这些所谓的3k,仅仅只是寂寞,对的,只是寂寞。
最后,感谢缠中说禅先生,指给了我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并
再次感谢那些参与整理书籍的好友们,是你们,给了我一个领悟缠论的完美机会,向先生和你们鞠躬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