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黄博物馆珍品欣赏:昌化田黄原石“黄中皇”目前市值13亿

(2017-11-27 17:34:32)
标签:

文化

收藏

教育

财经


http://p9.pstatp.com/large/46fb000140547ae7ddca

黄中皇

昌化田黄原石“黄中皇”重108斤,出坑于1999年浙江昌化玉岩山老矿山下游,580米两溪之间水田之中,里坦老坑出土,石质晶体通透。经国土资源部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科学鉴定为地开石原石,俗称:昌化田黄,学术名:掘性独石。此石无须雕琢天然奇特,形似元宝,甚为难得,目前市值13亿。

http://p1.pstatp.com/large/46f700052178f3cfaca1

鸡血田黄石

http://p1.pstatp.com/large/46fa00015ea183ead5fb

在白田石的肌里伴生“鸡血”者称白田鸡血石,质细腻,润泽,半透明,红、白伴生,耀眼夺目,犹如“皓齿朱唇”。

在昌化田黄石肌里伴生的可见血量占70%以上,犹如石皮包着“血果”而得名,是昌化田黄鸡血石的珍稀品种。

http://p3.pstatp.com/large/46fb000144bd3c7e1464

田黄玻璃冻

田黄玻璃冻异常透灵柔润、晶莹澄澈,石皮细薄透明,在田黄冻石中伴生“鸡血”,产出稀少,十分名贵。

http://p9.pstatp.com/large/46fb00014cdacb827b7d

田黄红石田

肌里呈红色,或以红色为主,红黄、红白相间,其中红色分枣红、橘红、玛瑙红、桃花红、美人红等,大多是枣红、玛瑙红色。质细结、凝腻,半透明,温存可人。昌化红田石均为自然天成,是昌化田黄石中颇具特色的品种。红田石肌里伴生鸡血者为红田鸡血石,似乎看不清“血”,但见“血”一片,这是此品种典型姿色。

http://p3.pstatp.com/large/46f700052e393a2cd86a

田黄绿田石

田黄绿田石:又称碧田石,肌里呈淡淡的豆绿、石绿或艾叶绿,分纯绿和黄中泛绿两种,外包薄薄的白皮或者黄皮。石质细腻纯洁,通灵透亮,宛若一池春水,让人赏心悦目。此品种产出不多、也是昌化田黄石中富有特色的品种。早在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中,已有关于“艾绿”石这个名称的相关记载:“洁净如玉,五花石坑,红者、紫者、髹者、绀者。唯艾绿者难得”。明代各志书中所记载的与此大致相同。明末的谢在杭,曾经品评田黄石,以“艾绿”为天下第一。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

http://p1.pstatp.com/large/46f7000530165a2c83e7

田黄白田石

田黄白田石:肌里自色,或纯白,或白中泛黄,质细腻、润泽,半透明,石皮黄色或白、褐色,少格者为佳。在白田石的肌里伴生“鸡血”者称白田鸡血石,红、白铧生,耀眼夺目,犹如“皓齿朱唇”。

http://p3.pstatp.com/large/46f900017198f27f5277

田黄金银田石

http://p3.pstatp.com/large/46f90001732fb36c1b3b

田黄金银田石

田黄金银田石:银白、金黄色块伴生,有的色界清晰,多数呈两色过度渗透,半透明,姿容秀美动人,意境隽永,其中外包黄皮,肌里白色者,又称“金包银”;外包白皮,肌里黄色者又称“银包金”。人们把两者比作姐妹石。但大多黄、白相间,没有明显的互相包裹形态,故统称金银田石。金银田石肌里伴生“鸡血”者称金银田鸡血石。

http://p3.pstatp.com/large/46fd000110b074867e6e

田黄多彩田石

田黄多彩田石:又称花田石。外包黄色等多色石皮,肌里多色伴生有的构成奇巧的花纹、半透明或微透明,别有一番韵味。偶见产出。“鸡血”渗透于多彩石肌里者称多彩田鸡血石。

http://p9.pstatp.com/large/46f700053661d4a5ce19

田黄黑田石

田黄黑田石:肌里黑色,有的黑中泛赭或泛蓝,石质细结,富有光泽,纯黑者,漆黑有神,壮丽、典雅、大多产于水分、腐殖物丰富的黑泥中。也有人将呈灰黑色的称作“灰田石”、此品种大多包裹黑皮,黄皮的仅少数。黑田石肌里伴生“鸡血”,色调壮丽、瑰玮,其中肌里呈灰黑色的,又称黑田鸡血石。

http://p3.pstatp.com/large/46f90001797bd89ce171

田黄紫田石

田黄紫田石:肌里呈紫色,是昌化石母体中的朱砂冻演变而成,有的伴生黄、白色块,包裹黄皮、红皮或黑皮,有的是双色皮,产出较少。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昌化田黄石是昌化石之新秀,昌化田黄石“无根而璞”,通灵透亮,温润细洁,其中昌化田黄鸡血石更是兼备田黄石和鸡血石两者丽质,故称为“宝中之宝”,“帝后之缘”。 据史料记载,昌化田黄石的个别发现始于清代,上海历史博物馆曾征集到清光绪书画家张辛篆刻的昌化田黄石章。80年代以后,随着昌化田黄石的陆续发现和福建等地商人的频繁采购,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真实面目和价值。90年代后期形成了较大的采挖规模。 其间, 平溪,玉山, 半岭等村均有石农在康山岭北坡,南坡先后采得昌化田黄石, 由于昌化田黄石和昌化鸡血石一样名贵,因为迅速掀起了一股“掘黄热”。 与此同时,一些埋藏在泥沙下已形成田黄质地的鸡血石和够不上田黄质地的冻石,彩石亦大量产出。至今,采挖的范围已经上连昌化石矿洞,下至水田,湿地,溪涧。由此昌化田黄石开始闻名于大江南北。

民间素有"一两田黄十两黄金"之说,现在寿山田黄更是到了"一两田黄百两黄金"的程度。在寿山田黄资源稀缺、一石难求的现状下,昌化田黄的闪亮登场,这对喜爱收藏国石的人们无疑是个福音。田黄石是石中的珍品瑰宝,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更是盛名于世。在清代帝王的眼里,田黄的地位超过一切珍宝,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乾隆年间,田黄石因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赏识,从此取得了"石中之王"和"石帝"的崇高地位,至今尊贵。

随着昌化田黄的问世,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友开始关注或能与寿山田黄媲美的昌化田黄石,为此,昌田石也成了印石收藏中一个新热点;集藏印石,以黄为贵,以红为富,以白为洁,以绿为奇,以黑为古。如今的福黄冻石大尺寸的都要卖到数万元一方,据沪上名印家陆康先生说:“他眼中看见的印石价位年年上涨,的确要比股票投资来得安全,可靠,决无套牢之虞!”可见印石收藏的魅力!再听听昌化石农的说法,既然有巴林鸡血石可称,我们从山地里挖出的昌化田黄石,体积普遍比寿山田黄大,大多带石皮,偶见红格,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通体晶莹,隐含宝光,品质好的几乎看不出与寿山田黄石的区别,只是产地不同而已,故命名为“昌化田黄石”以示区分。其实昌化田黄石,是属于不可多得的稀有石品,它的艺术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昌化田黄石(尤其是昌化田黄鸡血石)是昌化石中的名贵产品,石质温润、细腻。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能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昌化田黄石进行了宝石矿物学特征分析,同时与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旨在为昌化田黄石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田黄石的定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昌化田黄石主要以隐晶质、显微粒状和鳞片变晶结构出现,样品主要有块状、斑状和脉状构造。在扫描电镜下呈不定型、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其中辰砂和色皮主要呈鳞片状。部分样品中可见高岭石族矿物自形程度较高,晶面,且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

昌化田黄石(尤其是昌化田黄鸡血石)是昌化石中的名贵产品,石质温润、细腻。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能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昌化田黄石进行了宝石矿物学特征分析,同时与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旨在为昌化田黄石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田黄石的定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昌化田黄石主要以隐晶质、显微粒状和鳞片变晶结构出现,样品主要有块状、斑状和脉状构造。在扫描电镜下呈不定型、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其中辰砂和色皮主要呈鳞片状。部分样品中可见高岭石族矿物自形程度较高,晶面,且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差热分析 等表明其主要成分为地开石,含有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的过渡物和辰砂,同时含微量石英、绢云母和褐铁矿,通过对结晶指数(HI)的计算表明其地开石为较无序-有序,水主要以OHˉ的形式存在,含有少量吸附水,通过对OI的计算,说明石皮的有序度高于肌理。红外光谱和X射线能谱显示,石皮与肌理的成分均为地开石,且石皮中Fe的含量高于肌理中Fe的含量,黄色和黑色石皮中Fe的含量高于白色石皮中Fe的含量。由激光拉曼图谱可知透明“萝卜纹”的主要成分为地开石;白色“萝卜纹”除了地开石还含有水铝石;棕色“萝卜纹”为地开石和褐铁矿;黄色“萝卜纹”含地开石、褐铁矿和黄铁矿。 通过对比昌化田黄石和寿山田黄石,发现二者在物理性质、结构构造和成分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不同点是寿山田黄石中含有珍珠石,而昌化田黄石含有明矾石,偶见辰砂相伴;同时寿山田黄石的石皮主要为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而昌化田黄石中石皮与“鸡血”主要呈现鳞片状结构;昌化田黄冻有别于寿山田黄冻中的团粒状结构而呈现假六方片状或板状。通过对比,本文对田黄石的定义提出了建议性意见,即:凡产于坡积层或田坑中,具有“细、洁、润、腻、温、凝”之“六德标准”且主要由地开石等高岭石族矿物组成的透有黄色调的块状独石,均可称为“田黄石”。 田黄石的仿制品主要有掘性高山石、掘性都成坑石、鲎箕田、掘性坑头石、斜绿泥石、滑石、叶蜡石、石膏、善伯洞、连江黄、鹿目格等。优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染色处理、造皮处理及雕琢处理等。

古玩海外(博物馆)推荐,促成交易;  新加坡拍卖; 美国 英国拍卖公司

海外市场推荐交易,博物馆,藏品拍卖电话: 18823783356 柏总    深圳市(紧邻香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