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评价快乐学习-----教学案例的片段及反思

(2014-10-28 14:11:43)
标签:

育儿

多元评价快乐学习-----教学案例的片段及反思

                    经安中学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案例——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时,有这样一道题:

“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急需大量帐篷。某服装厂原有4条成衣生产线和5条童装生产线,工厂决定转产,计划用3天时间赶制1000顶帐篷支援灾区。若启用1条成衣生产线和2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05顶;若启用2条成衣生产线和3条童装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帐篷178顶。

(1)每条成衣生产线和每条童装生产线平均每天生产帐篷各多少顶?

(2)工厂满负荷全面生产,是否可以如期完成任务?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样体现你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惯性思维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本题。所以同学们经过充分思考后,给出了不同的解答:

学生1:

解:设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x顶,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y顶,根据题意,得

X+2y=105

2x+3y=178

 解得  x=41  y=32

答: 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42顶, 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32顶.

大家在默许的时候突然一名学生说:老师我用这样的方法做的,并讲解了理由。

学生2:

解:因为178—105=73(顶)  105—73=32(顶)  73-32=41(顶)

所以每条成衣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41顶, 每条童装生产线每天生产帐篷32顶.

由于学生2的精彩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学生1的做法好,这种解法符合本节内容,用解方程组的方法,等量关系清楚,不易出错;有的说学生2的揭发好简单,一目了然,可以口算得出答案,而且还可以锻炼思维。接着学生1和学生2也分别为自己的做法进行了点评,也互评了对方的做法,我也参与其中。这样的自评、互评,多元评价一时间原本平静沉闷的数学课堂一下子被激活了。以上是片段一的回放。

片段二:

一位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急于要说话,我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后说,工厂满负荷全面转产,也不能够如期完成任务(生产972顶).如果我是厂长,我会动员工人加班生产,给他们多加工资,尽快完工,支援灾区人民.或者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还可以联系其它厂家支援等等.当时我真的没有想到他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所以我也顺口就说:“你能胜任这个厂的车长了”或许由于我的一句不经意的肯定这个学生很高兴,整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认真,积极参与活动。

通过以上两个片段的回放,我的反思如下

1、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评价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成为评价的主人 。

2、课堂评价往往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等待老师去评价,本节课学生的评价是积极的、自发的、由衷的,学生们发挥了主体地位,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多元化评价融入课堂,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优秀生不缺乏表扬,而对后进生的表扬与肯定,或许改变他们的一生,所以对后进生的评价应讲方式方法,更具科学性,哪怕是抬头听讲,认真笔记,不闲谈,对老师讲的内容有反应,这些极为细小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他们会找到信心快乐学习。

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夸必须真诚,不能乱夸,胡夸,从你的夸奖中学生得到的是一种信心,一种关爱,一种肯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