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世有女子,她竟用死来证明自己的贞烈,或许是太傻,又或者是太痴,历经千年,燕子楼因她而闻名海内,更因她染上了一抹悲情的色彩。她,就是关盼盼,如烟花般艳丽的女人,亦如烟花般悄然寂灭的精灵。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能歌善舞。白居易的“长恨歌”她唱得婉转哀愁、凄怨动人;大唐华章的“霓裳羽衣舞”她跳得顾盼生情、美轮美奂。
她是才貌双绝的女子,多少世家公子望穿秋水也不能引她垂怜。而她,就这样大张艳织的醉眼看人生,无风也无澜。
可惜,造化弄人,关家的家道在不久之后一落千丈。骄傲如她,竟也免不了命运的捉弄,沦落为妓。见惯了男人们垂涎渴求的艳慕神情,最终却在命运的起起落落中,嫁予了大她很多的张愔为妾。
张愔,唐宪宗时一员颇通文墨、喜好风雅的儒将。他终日辗转于官场,虽然有显赫的官位,但他却早已厌倦了枯燥烦乱的官场。没有她,张愔也许永远也触摸不到那心灵深处的浪漫情怀,有了她,她便成为了他人生旅程中另外一道美妙的风景。
他赏她的诗和文,他赞她的歌与舞,她亦惜他对自己的怜爱。在轻歌曼舞、吟诗作赋间,这位声名显赫、妻妾成群的封疆大吏,竟独独钟情于她。是幸也罢,后世注定的悲也罢!这对老夫少妻的爱人在这时候竟如此的情投意合。
相爱,有时候不需要理由,更无需条件,心息相通即已足够爱一生一世!
当时,有一位以诗文闻名于天下的校书郎,他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深得张愔仰慕,张愔心慕白居易的诗文,更盼与他结交,一次他邀请远游而来的白居易到府中相晤。席间杯前,他有些醉了,于是叫盼盼歌舞一番。盼盼乃是一代才女,偶遇白居易这样名动天下的大才子,自然是卖力的展示。她唱他的“长恨歌”,她舞拿手的“霓裳羽衣舞”。能歌善舞的关盼盼犹若当年倾城倾国的杨玉环,满堂的风采由她一人独占了去。白居易在酒意蒙蒙间,也把她比作牡丹花,写下了一句:“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是啊,她就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花,生命注定只是一场艳丽而短暂的独幕剧!
此后,他更是疼她。在徐州西郊的云龙山上,他竟为她造起了一栋华丽的别墅,楼前檐下,绿柳如烟、溪水潺潺,如陶渊明南山下的闲适,亦如王维诗中浪漫的写意。美到极致,便是鸟儿也敌不过这宜人的风景,每年的春夏之际,无数的燕子汇集于此,这些燕子穿柳而过,嘤嘤啁啾,任它天清气爽或是烟雨朦胧,檐前屋后到处都是翩然飞落的燕子,他们于是给这栋小楼取了一个简单而雅致的名字——燕子楼。从此,他常携她登楼远望。看斜阳暮色,看云卷云舒,不知在多少个晓雾迷朦中他们轻言低语、相依相偎。
人生偏不遂人意,楼前月下的两年,竟成了他们生生世世的回忆。张愔在与她结婚后的第二年病逝于徐州。张愔或许也不曾想到,生前他成群的姬妾竟如烟云般一哄而散,而唯一肯为他停伫的,只有关盼盼。
貌美如她,绝对可以将他们的过去视为儿戏,另寻他人,那样,她同样可以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可她偏没有,她竟发誓为他守节,她愿守在这留给她最美好回忆的燕子楼上。因为若她没有遇上他,她这一生也许只同那娇艳的牡丹花,有人欣赏却无人肯为她停留,繁花凋落的时候她只有悄无声息的消失!
太多的理由让我为她不值,为她惋惜。因为她只是张愔的妾,现在想来,她或许就是他一个精巧的玩偶,而她却把他看作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太傻或是骨子里的那颗心太过执著。
女人,在风月场中成了一个华丽的装饰,再美,也不过是男人棋局中一颗宿命的棋子!
燕子楼,从此只是盼盼心中一个华美的迷梦,她守它,便只是守着她自己永不再来的回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记满了她和张愔的伉俪情深。每日里,她独对寒灯,独守空房,那刻骨的思念,那难解的柔肠,终只是她无望的守候和期盼,留下的却是更深的悲哀和无奈。
她怎堪忍受这旷世的孤独。许是久了,人也就麻木了。可她又怎会十年如一日的这般执著。燕子来了又走,而她却整整守了十年!这矢志不渝的忠贞,这守节不移的精神,让世俗 的人们也赞叹不已。
真正的悲剧竟还未上演,那个她曾经心仪的才子,那个她心存仰慕的男人,偏偏在十年后的一天又出现在了她的世界里。张仲素,张愔的老部下,深感于盼盼的重情,便把盼盼为张愔守节之事告诉了白居易,随身带上了盼盼的一封素笺,那雅致的素笺上是盼盼为自己写下的述怀之作——“燕子楼新咏”三首: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这凄婉哀愁的诗句,令受到过盼盼盛情相待的白居易为之动容,他深感于一个美貌女子为亡夫守节的孤苦,他对她的遭遇亦是相当同情。当他流下一掬同情的泪时,他写下了:
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这依韵而和的诗句,是一把无形的刀啊!他竟劝红粉成灰,言下之意便是张愔坟头的白杨都已长成能做造房子的柱子了,你为何却只是守节,而不化作灰尘,追随丈夫张愔而去呢?为了更明确的告诉盼盼他的意思,他又信笔写下了一首七绝: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一个局外人,却如此厚颜无耻的指摘别人的感情。娇若牡丹的盼盼又怎想得通自己守节十年的结果会是这样的下场,当她接到白居易应和的诗笺,两行心酸的泪流了下来,她不可自遏的放声大哭,哭苍天的捉弄,哭世道的无情,在泪眼模糊中,她承白居易十年前“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的诗句,写下了: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遥想当年她灿若夏花的容貌,而今却花褪残红。不是偷恋凡尘,只是自己遵守着为夫全节的誓言,现在自己兑现了誓言,而命运的玩弄却毫无止歇,为什么让如此虚伪的人来讥谤自己,为什么自己不曾伤人却总是被人伤害。痛心、愤激、仇恨,这难言的心情变得那么无奈,也许,正如白居易所言,死,才是她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纯洁心灵的方法。而这,是否太偏激,太不值得。
张仲素走后的燕子楼显得格外安静,安静得有些怕人,似乎可以听见死亡的声音。命运,看来早已安排好自己的归宿,注定要让她安静的离开。
从那天起,她再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她要让自己独留一颗冰清玉洁的心来告别这让她孤独,让她伤心的无情世界。十天之后,这位才貌双绝、能歌善舞的佳人,终于以死嘲弄了世间的无情和虚伪。她身边独留下了两行诗: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是啊,名扬四海的白居易在她面前,变得那么渺小而幼稚,他犹若一个幼稚的孩童,对纯洁无尘的贞情,他根本无法解读。唯有她,才有藐视他的权利。这或许是关盼盼生前为自己留存的唯一一丝骄傲吧!
真正的情感,需要用心去保存。关盼盼,是个懂得感情的女人,她用死亡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可有谁,能在她面前,听她述说那一生的愁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前一篇:金色木棉启航壹号信托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