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姑与村姑(128)

(2025-09-24 10:18:43)
标签:

春姑与村姑(128)

分类: 原创博文(悲情人生)
  老爷子果然来到了文明文具店,接待这么一位慈眉善目的的老人,村姑姐姐觉得很有意思。通过与老人的交谈,村姑姐姐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两位老人年龄相差无几,但明显有不同之处。或许她不该拿父亲与眼前的老人相比较,老人不是来购物,应该只是路过小店顺便进来看看。
  老人好奇店里没有其他店员,得到的答复是暂时还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老人开玩笑说你看我来你的店里合适吗?村姑姐姐愣住了,随即笑着说老人家真会说啊,我可请不起你。老人没有继续往下说,来当营业员或许只是一时兴起而已,若真的来做营业员自己就真的合适?女老板,抑或是良明妈妈能够同意?自家的孩子又该如何看自己?曾经自己熟悉的那些人又会怎么想?老人微笑的告辞了,或许来到了小店,未必真的是来应聘营业员。
  村姑姐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老人想来当营业员,更没有想到眼前的老人就是自己想登门感谢的老人,而且是李科长的岳父,李璐妈妈的父亲,李璐的外公,更是曾经的领导。如果知道了这些她是否立即就会答应老人,抑或是依然要犹豫?
  每天在店里六小时,不起早不贪晚,最好一周就在店里五天,总得要留点时间给自己,给家里。如果周末女儿一家三口回家来,不至于老爷子不在家,被别人以为老爷子就想着要挣钱。老爷子想好了可以不要报酬,就当是自己来打发时间,老爷子仿佛都已经把自己当做是文具店的营业员了。老爷子一定是觉得自己当个营业员还是可以的,不说是绰绰有余,凭自己的阅历与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不是问题。老爷子终于还是开不了口,很多事不是想当然的,既然文具店至今都没有招聘到营业员是一定有原因的,就凭自己?老爷子摇了摇头。
  当天下午李科长在上班前顺便来到了文明文具店,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文具店开业后来文具店。他不知道岳父上午刚刚来过文具店,也不知道妻子也来过文具店。今天来文具店他想告诉邻居家的女儿,她想要登门感谢的人他找到了,但人家说不必了,帮忙也只是举手之劳。为什么选择在上班前顺道去文具店,或许他是不想在文具店呆的时间太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为什么他迟迟没有来到文具店,告诉邻家女儿她所托办事情的结果,他有他的想法。
  文具用品教育局是需要的,在哪儿买都是买,邻家女儿开文具店,能帮忙就帮忙。他这次来文具店还想告诉邻家女儿,教育局需要一批文具用品,如果有可能她可以去找相关的人联系。说白了他想帮她,但又不能太明显,接下来就看邻家女儿怎么做了。邻家女儿自然是喜出望外,当然她也知道应该怎么做,既不要让人感觉到李科长的存在,却又不可能没有李科长。
  在和单身女人的单独交往中,大多数的男性都处于一种相对保守且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人群中相对突出的女性,李科长与文明文具店女老板的相处就是这样的模式。女老板年轻,单身,事业与个人形象俱佳,而李科长作为年龄相仿,且有一定社会位置,关键是还有一个和睦的家庭,美丽的妻子和聪明伶俐的女儿,他和女老板的相处就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了。俩人既要有往来,又不能被人觉得走的太近,既要顾及女性,又要考虑到男性的影响,人与人相处有时真的很难。
  教育局的办事人员正在考虑如何来采购一批文具用品,恰好就有店家找上门来了,而且人家是证照齐全。至于货比三家,想必这家店的价格也是有竞争力的,还有可以确定的是文具用品的质量一定不会有问题。至于来人怎么得知这样的信息,只要不是脑洞大开,就不要去追信息的来源。李科长提供的信息准确又及时,文明文具店应该是事半功倍,结果是商品的买方与卖方都是获利方。这里自然更应该感谢的应该有信息的提供者,然而如何感谢?又得要深思熟虑。
  人们在商海中沉浮,就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就伴随着不恰当的操作。人们一方面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又要规避运营过程中的不恰当所产生的风险,但往往风险与利益又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风险亦没有利益,或者是利益最大化。利益有了可风险不可控,抑或是风险最大化了,即便是有了所谓的利益,最终或许还是得不偿失。
  卖方与买方往往需要有第三方参与达成交易,这时的第三方就至关重要了,这个第三方也不是一般的人就可以做的。第三方的社会地位很重要,再就是第三方怎样巧妙地让双方达成协议,又不至于最终让自己卷入达成协议的双方可能会有的纠纷中,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第三方。销售是一门学问,亦是一门艺术,学问好,艺术表现出的完美,或许就是处世做人的智慧。
  没有把开店当成一个负担,更不为营业额发愁,开店就是一个乐趣,这应该是最好的心态。可是又有多少的商业运营不是冲着利益去的,村姑姐姐是否就属于不是冲着利益去的?显然也不是,但至少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在实际的商业行为中不至于太累,顺其自然的依循商业规则获得利益,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偏向。有人说累并快乐着,真的就有累并快乐着的人?那或许就是自欺欺人罢了。累的后面必然有泪,而泪又要看落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商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同情失败者,亦没有人会同情眼泪。
  李科长想和邻家女儿走得近一点,毕竟是远亲不如近邻,虽然他目前未必与村姑姐姐是邻居。他也许会忌惮什么,所以他就要小心翼翼的,既要让村姑姐姐感受到他的存在,又不至于引起旁人的议论,或许更不想让村姑姐姐有什么想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