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的一篇文章刊登在了一份杂志上,谁都知道这不仅仅是刊登那么简单,其实能够有文章刊登在杂志上已经很不简单了。既然杂志能够刊登作者的文章,自然就会有稿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利双收。
村姑或许从此就走上了可以自己挣钱的道路了,虽然第一次,也是第一笔稿费数量有限,但至少还有,甚至它的影响力还远不止这些。文章被刊登的同时班主任老师就注意到了,这对班主任,又是语文课的任课老师来说自然是非常高兴。于是整个初一(三)班的全体同学都知道了,包括整个学校里也有同学知道了。大家都很羡慕,甚至会有人意想不到春姑的文章会被杂志刊登,这一来表示文章优秀,二则也是人们很关注的就是文章的被刊登,就意味着有稿费。
由于春姑学习成绩优异,且家庭相对困难一些,校方正计划给予春姑适当资助的时候,却有了春姑将要获得稿费的消息,学校是否会迟疑了,还是不得而知。如果春姑有能力继续获得稿费,学校的资助也就无所谓了,甚至也是不再有可能了。
这年代,一个中学生的文章能够被杂志社录用,可是很稀罕的。甚至有人不在乎稿费,而能够在杂志,抑或是报刊上出现了自己铅字的名字和作品,或许就是喜出望外,梦寐以求的。然而有多少人终究会失望,因此不再奢求,以至于终身与之无缘。但如果坚持下去,或许就会有自己的名字,包括文章就是铅字打印。继续坚持下去,亦有源源不断的报酬纷至沓来,肯定也有人会一直坚持下去,却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期盼。
春姑的文章刊登在杂志,比起他当选班长还要引起班级同学的轰动与更大的影响力。在此之前有人或许还是认为春姑的如此这般存在着运气,或许是侥幸。可现在春姑的文章居然登上了杂志,这可不是靠运气,侥幸才是可以的。春姑在班级同学们的心目中无形又上了一个台阶,而这个台阶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是不可企及的。
春姑或许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文章会被杂志录用,他可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也渴望过自己的名字是铅字,包括自己的文章,他也觉得这些都是遥不可及,但是他做了。至少是做了才有可能,可能不再是奢望,或许春姑又是幸运的,没有春姑的文章,亦会有其他人的名字和文章。
别人努力的时候,春姑也在努力,别人休息的时候,春姑或许还在努力,村姑在与时俱进。当室友们都进入了梦乡,春姑或许还在思考,同学们回家了,春姑把孤独变成了不再孤独。因为春姑有信念,亦有理念,春姑把感受变成了感悟,又把感悟形成了文字,且字里行间则是春姑的人生态度。
任何结果都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又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知不觉间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得到的结果是想要的,或许又是相反的,最终的感觉还是不知不觉中就有了结果。刻意的寻求一种结果或许是并不如愿以偿,顺从自己的思维,执意一种行为,如果有了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结果。
村姑没有一个刻意的目标,即便有或许也是模糊的目标,但他执意的按自己的思维与行为去看世界,看社会,看生活,如果说他今天是上了一个台阶也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啧啧称奇。或许这就是必然,任何人都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只是结果是否令人满意,抑或是唏嘘不已。
同样的事物,感官与感知生成的感悟因人而异,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有人把感悟写成了诗,有人则觉得没有什么感悟。有人把诗写得令人过目不忘,情随诗而动,有人则把诗写得不是令人过目不忘,因而只是过目而已。当然品一首诗是否令人过目不忘还是因人而异,相对而言。若是幸运或许就是过目不忘,反之则相反。文无第一,除非是实在邋遢,令人惨不忍睹。
春姑文章登杂志,县教育局也知道了,并且也为之感到骄傲,毕竟是一个小县城,然而却有一位中学生的文章被等在了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杂志上,也实属不易。而最高兴的应该是非李科长莫属,于是他提议,并得到教育局领导层的认可,决定嘉奖春姑同学,而奖品居然是一块手表。
李璐戴上了手表,班级里许多同学也戴上了手表,包括春姑的同桌良明。李科长也是无意中听女儿说到了此事,他或许正想着该如何帮助春姑呢,恰好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李科长没有亲自出面,他让办公室的同志把手表送到了春姑所在的学校,并在校长和班主任的陪同下,把手表递到了了春姑同学的手上。初一(三)又一次欢呼雀跃了,这是班长春姑的荣誉,又是全班同学的骄傲,更加令班主任兴奋不已。
春姑或许真的是需要一块手表了,即便不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戴上了手表,而是有了手表许多需要掌握时间的时候就不至于尴尬了,例如和村姑约定时间等。
时代在进步,人在人群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许多的习以为常得被不同寻常取代了,否则就会落后时代,甚至是远离人群,这自然是不可取的。春姑想有一块手表到有了一块手表,这是时代的进步,亦是春姑的与时俱进。试想如果春姑连时间都无法精准掌控,又何谈与时俱进,又何谈不被远离人群。与其说李科长又一次暗中帮助了弟弟,莫如说是春姑给了哥哥一个帮助自己的机会。然而这些都没有任何人知道,包括当事人春姑,唯有县教育局的李科长,春姑的哥哥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