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姑与村姑(九十二)

(2025-09-06 11:41:38)
标签:

春姑与村姑(九十二)

分类: 原创博文(悲情人生)
  分别很久后见到了小姨,良明自然很高兴。离开了都市,远离了曾经的小伙伴,来到了妈妈的老家,可对于良明来说这里毕竟还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及陌生的人。良文哥哥出国了,良明感觉身边一下子缺失了很多东西,至少现在每天见不到哥哥了。兄妹俩平时或许也会有闹得不愉快,但很快就会重归于好,现在这些都没有了,即便想有人打闹,抑或是嬉戏。来到了老家,见到了小姨,可小姨毕竟又是小姨,关键还是自己的小姨,至少良明不可以像和良文一样和村姑打闹嬉戏,但仍然很高兴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姨在一起。
  虽然年龄相仿,且同为女孩子,良明和村姑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异的,有的差异甚至很大。最让她小姨诧异的是良明居然告诉她的小姨,说曾经有男孩子给自己递过小纸条,可能良明认为反正已经离开了都市,即便妈妈知道了也无所谓了,而且又是时过境迁。村姑则想姐姐是否知道有男孩子写过小纸条给良明,而自己要不要告诉姐姐?
  姐姐其实是知道的,那是在女儿的口袋里偶然发现的,但妈妈没有声张,亦没有责备甚至是呵斥女儿,因为那不是女儿的错。妈妈不动声色,注意观察女儿有什么不妥,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或许女儿觉得男孩子可笑,因而不屑一顾。又或许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小男孩有什么意图?仅仅是好玩而已。良明没有说小纸条的后续,也没说自己的妈妈是否知道,只是她觉得小姨是值得信赖,并可以说心里话的小姨。甚至良明还很神秘的问村姑有没有收到过小男孩写的小纸条,村姑懵了,良明怎么会问小姨这个问题?她当然没有收到过什么小纸条。或许她也想有人给自己写小纸条,也让自己体会一下收到小纸条的感觉,可惜是没有。如果村姑真的想有男孩子递小纸条,谁写的小纸条又是她最期待的呢?莫非是春姑?她觉得只有春姑才最有可能给自己写小纸条,因为她认为只有春姑会给自己写小纸条,甚至不需要为什么。
  自村姑懂事就知道了春姑,春姑似乎与村姑就是形影不离,春姑一定非常喜欢村姑,想想与春姑在一起的时光,除了春姑应该不会有人写小纸条给村姑。可为什么春姑没有写小纸条给村姑,是他不会写?抑或是不想写?或者是不敢写?
  小纸条的内涵不仅仅只是表达喜欢对方,而是表达爱慕对方的成分居多,爱就涵盖了性。如果把少男少女之间的小纸条硬性的与性联系起来,或许有点那个,但谁敢保证小纸条的初衷及后续就不涵盖有性。
  村姑对春姑应该仅仅是喜欢,没有其他成分。春姑对村姑肯定也是喜欢,但不排除有其他,这也是肯定的,即便是春姑自己也不会否认。性是一种本能,而当喜欢转向到了性,友谊就会变味,甚至是尴尬,但不等于没有了友谊,或许还是友谊的升华。
  良明还告诉小姨自己也是想出国的,可妈妈就是不答应,在良明看来就是妈妈偏心。对于回县城读书良明也是有抵触情绪的,但终于没有拗过妈妈。良明或许还不懂妈妈是不会把两个孩子都送出国的心态,否则就意味着妈妈可能永远就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未必是危言耸听。或许也是妈妈在都市生活中见到过此类情况,或者是听别人说的。妈妈身边已经没有人了,妈妈完全没有必要再让自己孤独下去。妈妈是否太自私了?无论别人怎么想,包括女儿如何对妈妈的行为不满,妈妈有自己的想法。
  良文毕竟是男孩,也不因为良文是男孩就一定是妈妈送良文出国的理由。在妈妈的心中,抑或是潜意识里男孩,亦是男人应该在很多方面强于女性,也包括女孩。而良明就是女孩,良明在妈妈面前可以撒娇,可以任性,但在外面莫说是撒娇和任性了,还必须得坚强。当然这坚强包括方方面面,妈妈一定认为良文可以做到坚强,即便他需要很长时间才足以能够真正的坚强起来,或至少比良明要好许多。
  妈妈何尝,又或许是不想让良明也出国?可到底还是良文出国了。良文的出国妈妈是否暗地里流过泪,甚至后悔过,没有人知道。至少她身边还有女儿,良明或许正是需要有保护的时候,而能够保护良明的也就是自己了,良明的妈妈。自己的女儿做妈妈的懂,虽然还懂不了女儿的全部,就仅凭表象来说保护女儿,妈妈还是有信心的。
  妈妈不让女儿离开自己的视线,是担心,担心什么?做妈妈的应该是有体会的,但又未必。女儿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也只是泛泛的说,严格的说女儿可能随时都不会在自己的视线中。独特的家庭环境,不仅仅因为良明是个都市里长大的女孩,培养了或许是独特性格的孩子,更是在女儿身上妈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妈妈带良明回老家,远离了喧嚣的都市,但又不乏沸腾的人群,新学校,妈妈希望良明尽快适应,尽快的融入到新环境中。
  良明应该不是桀骜不驯,但是有性格,性格或许有任性的一面,可任性不等于无法沟通,不好与人相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性格,并以自己的任性与人相处并融入人群,这或许就是习以为常的一种意识形态。良明与母亲是母女关系毋庸置疑,她与母亲遇事亦有分歧仍然毋庸置疑,良明爱妈妈,妈妈爱女儿更是毋庸置疑,这就够了。妈妈领着女儿回到了老家,除了不再是大都市的繁华,妈妈还是尽可能的复制了在都市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她不想让女儿感觉一切的变化太突然。突如其来的改变莫说是对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有多么的难以接受,即便是妈妈自己,适应新环境或许也得需要一些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