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当班长了,或许这也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对于春姑来说或许就不寻常。甚至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上班长,而且当了班长又该做些什么?春姑更是一无所知。
突如其来也好,茫然亦罢,春姑一定要把班长当好,至少不会让班主任老师失望。春姑也知道自己当选班长其实就是班主任的想法,如果没有把他列入班委候选人名单,如果不同意他留下写黑板报,他春姑只是这个班级的一名普通的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也是为了自己,春姑无论如何也得要把这个班长当好。
春姑当然也知道,班级里至少还有很多同学是不支持自己当班长的,他和李璐仅差距是两张选票,这说明支持李璐当班长的同学依然很多。说不准班主任老师也不会反对李璐当班长,否则又为什么也把她列入了班委候选人名单。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有偶然性,亦有必然性,还有就是运气,春姑当班长可能只是李璐运气差了些。换一种思维如果现在身边的同桌李璐是班长,而春姑则是败选的那一位,春姑会怎么想?同样的道理是败选后的李璐现在是怎么想的。
班长说起来好听,但班长的职责多是些杂事,这些都多多少少有点占用了许多时间,尤其是学习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的有些得不偿失,但班长毕竟是班长,毕竟还几乎是人人都想当的班长。这或许就验证了每个人骨子里的一种崇上心理,宁为仕途而不屑其他。虽然春姑未必就是这样想的,尽管有多少个尽管,当班长肯定不是不好。
春姑此刻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如果许可,他会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没有为什么。再就是告诉村姑,或许仍然是没有为什么。他想让爸爸妈妈知道春姑当班长了,爸爸妈妈应该是从来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当上班长,或许也不该想。他想村姑与自己分享当班长的喜悦,至于村姑是否希望春姑当班长,但肯定高兴春姑当班长。既是邻居,又是同学,而且是同桌,村姑没有理由不为春姑骄傲和高兴。
李璐的爸爸并不知道春姑当班长,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和她的叔叔是同桌,没有人告诉他,而女儿也没有来得及在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当他知道了这一切之后他会有怎样的反应?高兴?抑或是担心?高兴的是自己的亲弟弟当班长了,担心的又是亲弟弟与亲侄女同桌?奇怪的心理逻辑?又或许是其他的原因?李璐的爸爸清楚。
回到了家里,爸爸还没有回来,妈妈已经做好了晚饭,就等着一家人到齐吃晚饭了。李璐进到了自己的房间,她想先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在她拿出作业本的时候,她想起了今后同学们的作业本不是有她收上来再送到老师办公室了,这会不会是轻松了一点?而且作为班长的许多事自己也无需再做了,想想先前当班长的时候,再看看现在,她还是叹了口气。
不当班长也罢,至少自己与春姑只差两票,这还不至于伤了女孩的自尊心。如果票数差距太大,李璐可能会更加沮丧。再想想春姑当班长也是当之无愧,首先人家就是全县小升初考试第一名,况且还写的一笔好字,自己比起春姑来,春姑当班长还是条件优于自己的。
温馨的晚餐从爸爸回家后开始了,李璐没有选择住校,多半可能还是离不开妈妈做的饭菜,况且还有她一个人的温馨小屋。在那个多子女家庭的年代,作为独生女儿的李璐,爸爸妈妈对她是宠爱有加,包括她的外公外婆,还有她的奶奶。
只是女孩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在她出世前不久的一天,爷爷去世了。也就在她深切的感受到奶奶是多么的疼爱自己的时候,老人家也去世了。她还记得就在她离开奶奶身边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时间并不长,她再度回到奶奶身边时,只见奶奶的手被爸爸紧紧的握在手里,奶奶的眼角似乎有泪花,但又很安详,仿佛是卸下了重负。而爸爸始终不语,握住奶奶手的那双手迟迟没有松开,爸爸哭了,但没有哭出声来。
隔代亲应该是人的本性使然,貌似是越来越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璐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但她并不显得娇气,反倒是显得愈发有主见,愈发的明事理。也正是如此从四年级就当上了班长的她,一直在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一般的优秀。从主动留下来写黑板报,到曾经想邀请春姑来自家,却最终没有成行,都表现出了她的性格与思维的不同寻常。即便这次落选班长,可能她也踌躇满志过,但并不认为就是非自己莫属,能够来到县中学读书的学生应该都不简单,例如自己的同桌春姑。
提起了春姑,她还有一个好奇,一个男孩子为什么起了一个貌似女孩子的名字?她想知道。还有春姑为什么能够是全县考试第一名?他写的字为什么那么好看?这些个问号李璐都想有答案。不仅如此,李璐还有一个更好奇的问题是春姑的相貌和自己的爸爸非常相像,真的是不可思议。当然她也不可能想到一些原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因为完全没有思维的逻辑可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