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原本就是一个传说,逐步演变成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抑或美丽的传说都没有意外,然而把七夕演绎成了情人节,或许就有了点意外。再一想,或许也不意外。谁叫七夕的主人翁是牛郎和织女,这不正符合传统中的男女搭配?善良的牛郎与淳朴的织女,恰好是在七夕这一天相会,并且在银河相会,这本身就是诗情画意。且也符合了善良人的善良愿望,情人节由此而来,或者是应运而生或许也是正常。
但古人没有“情人”一词之说,因此究竟是谁第一个称七夕为情人节,又通过什么方式让七夕情人节的这个概念,几乎是做到了家喻户晓?或许比起七夕情人节本身来说并不乏有特殊的话说的意义。
借古喻今,借题发挥,或者是触景生情,抑或是有感而发,七夕情人节演绎的愈发诗情画意,亦是淋漓尽致。文人墨客,凡夫俗子,无不想着在七夕情人节之际煽情,抑或是传情。于是,不管是否有情人,甚至还不知道情人究竟为何物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有情人,甚至是情人。真可惜的是银河实在太遥远,甚至是遥不可及,否则是否有人会跃跃欲试,走一趟银河?
没有谁想被人说成不是有情人,或许人人都是有情人。但未必人人都有情人。即便人人都有情人,究竟是两厢情愿的情人?还是一厢情愿的情人?或许也是莫衷一是。真的想借情人节之际,抒情和煽情的组合,演绎一场自己与自己情人之间的一场浪漫,或爱情剧。但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有情人,或者在你心目中的情人眼里,你是否也是她(他)心目中的情人?
情人的概念可以是泛泛的,可以是具体的。泛泛的情人概念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及约束,这种概念下的七夕情人节或许没有实际意义,但吟诗作文不受影响,且可以无限,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发挥。一旦是具体的情人概念,或许就不仅仅是七夕情人节那么简单了。婚内的爱人是否属于情人的范畴?即便是情人还真的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至于抒情和煽情吗?不要太着急回答,也不要太着急的掩饰自己。还有一类情人,或许真值得为之抒情或煽情?但至少是不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可以为所欲为。即便是抒情,抑或是煽情,往往还会言不由衷,甚至是情不由衷。真的会这样?
情人与情人节,几乎是因人而异,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有情人的情人节,没有情人却想有情人的情人节,有情人却不敢大声说出来的情人节,情人不在身边却幻想着情人就在身边陪伴着的情人节,诸多及不一而足。好像有些拗口,莫负了七夕情人节,莫负了情人们的一片情。七夕话情人节,只是说说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