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姑与村姑(七十五)

(2025-08-28 16:21:55)
标签:

春姑与村姑(七十五)

分类: 原创博文(悲情人生)
  低头不见抬头见,这即便不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一定是密切,至少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间多。人与人之间若想长期相处的和睦,就得要有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温度原则上不可能,这符合物理学的道理。而人类及这个世界除了化学的,或许就都是物理的了。春姑与村姑应该也是,当两人在一起时可以相互帮助,甚至于超越一般朋友的关系都可以。然而真的不在一起时未必就还想念着对方,更不会是痴迷的去想,这就是若即若离。虽然两人并不懂的什么是若即若离,长期的邻居和同学关系,已经磨练出两人之间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了。
  春姑与村姑第一次在分开后的见面是在从家里回县城学校的路上,至少也是有一周的时间了。两人从读小学起或许就没有一周都不见面的情况,学校不见家门口见,何况学校除了放假,应该是天天见。作为一近邻,学校不见家门口见则一点也不夸张。
  自从两人各自进入了不同的学校之后,这种相见的模式就改变了。习以为常的接触,基本上很难发现对方的变化,因为一切的变化都在潜移默化中。可一旦不在一起久了,就很容易发现了对方的变化,春姑与村姑分开一周之后的这次相见,春姑果然就发现了村姑的许多变化。
  春姑在他的回忆中,用带有煽情的口吻记录了当时他和村姑一道回学校。
  "我和村姑约好了一起回学校,而且说好了她来叫我,因为村姑有个小闹钟能够掌握时间。她只要在自家的院子里叫我一声就可以了,毕竟我们两家挨的太近了。"
  "这还是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村姑吗?肯定是,可怎么又觉得不太是?一件得体的长袖衬衫,尽显出她玲珑的身材,这件衬衫也是我从未见她穿过的。村姑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提了许多问题,把我事先准备好的答案都没有用上。也只有一周的时间啊,感觉村姑变了好多。女生长大了,就不会像小女孩一样总是叽叽喳喳的有许多问题?甚至有些还是啼笑皆非的。
  除了那个我熟悉的书包外,村姑的手里多了个黄色的包包,看样子有点沉,里面都装了些啥?肯定有她爸爸妈妈为她准备的食物,其他就不知道了,女孩子的东西应该会多一些。
  晚霞落在了她的脸上,村姑的额头上有了微微的汗珠,我接过了她的黄色包包,果然有点沉。村姑没有拒绝,甚至连谢谢都没有,但是我并不计较,我和村姑在一起或许就是准备好为她分担什么的,为什么村姑她是我春姑的好邻居,好同学。"
  春姑想好了回应村姑会问起自己的同桌,然而村姑却根本没有提起此话题,仿佛她就知道什么。但即便是知道什么也不必大惊小怪的那种表情令春姑有点反倒是不自然了,他自然也不会问起村姑的同桌。
  同桌真的很重要吗,同桌或许只是一个话题,由此展开才是正题。同桌或许又很重要,短短的人生,短短的学校生活,同桌应该真的有特殊的意义。春姑或许是想通过同桌的话题引出现在自己的同桌李璐,但他的本意或许并不在李璐如何,而是通过李璐间接的会对曾经的同桌村姑表达出什么?春姑显然没有如愿以偿。
  两个孩子,春姑与村姑或许都没有时间说到学校的事情,因为到新学校的时间太短,或许还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有两人回家的时间也短,或许家里的事说起来彼此都更容易些。
  村姑昨日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爸爸妈妈在村口等候着自己的女儿,远远的见到了村姑自然非常高兴。回到家中,饭菜也都在等着小主人回家呢。离家一个星期的女儿,爸爸妈妈自然有许多话想问,许多事想知道,又有很多话要对女儿说。村姑这才知道了,良文出国了,而姐姐很快就要回来了,县城姐姐的新房子也装修好,可以入住了。并且父母还说以后若是周末不回家,可以去姐姐家。虽然良文不在家,家里还有良明,关键是还有姐姐。
  村姑的小屋入夜后,点亮了小煤油灯,昏暗的灯光下,映在墙壁上自己的影子,还有熟悉的小闹钟。熄灭了小煤油灯,又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但是安静。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再想想学校的寝室里的诸多同学,村姑今夜没有做梦,村姑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
  可春姑就不同了,从自己到家,再到父母回家,然后又是自己离开家,这前前后后没有几个小时。爸爸妈妈在忙着做午饭的时候,春姑跟他们说了昨晚没有回家的原因。爸爸妈妈甚至都可以不要春姑没有回家的理由,只要儿子什么事都没有,况且儿子是为班级做事,爸爸妈妈高兴还来不及呢。
  春姑知道妈妈去县医院看医生了,也知道了医生说妈妈的病并无大碍,他也放下心了。同时他还知道妈妈曾经去过自己的学校,春姑理解妈妈的心情,春姑为之还纠结了好久,早知道这样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提前在校门口等妈妈呢?其实春姑没有必要自责,母慈儿孝,这也天经地义。
  人生一旦踏上了离家的路,就意味着离家渐行渐远了。最后应该不是一周回一次家,甚至会是一年,或者是数年,这谁也说不准。春姑与村姑即是如此,从两人一道赶考,一道去求学,再分别回家又一道去学校,就此踏上了离家的路。谁又能够说今后的某个日子,两人一道?抑或是单独再踏上更远的路,离家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