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写班级黑板报的除了春姑,还有李璐同学,似乎这样很符合情理,家住乡下的同学都可以自报奋勇地留下来写黑板报,家住城里的同学,而且像李璐家距学校很近的同学留下来写黑板报就更理所当然了。当然了这首先是同学自愿留下来的,而且老师也觉得可以,才能参与黑板报的编写的。
首先是李璐同学自愿留下的,当班主任宣布了写黑板报的时候,她几乎是毫不犹豫的第一个就报名。或许是城里的环境缘故,抑或是受爸爸的影响,因为她经常听爸爸说他自己在读书时参与班级黑板报的活动。当然还不止是黑板报,耳闻目睹,此时此刻李璐的报名留下理所当然。
春姑留下写黑板报,其实班主任老师犹豫过是否让他留下来。但见自愿留下的学生不多,而春姑的决心又很大,或许班主任不忍心伤了春姑的积极性,事实证明班主任让春姑留下是正确的。而对于李璐自愿留下,班主任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同意了,因为对李璐同学班主任还是有所了解的,至少比了解春姑要多,事后再一次证明班主任是对的。春姑与李璐完成了第一期的班级黑板报就获得了全班同学的认可,这甚至是班主任始料未及的。
班委的选举,班主任在酝酿抑或是筹划中,春姑与李璐自然成了班主任心中的人选,但还要看全班同学的选举结果。
一起写黑板报,让春姑与李璐彼此对同桌都有了点好感,也彼此了解了一些。春姑给李璐的第一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就是和自己的父亲很像,仅此而已。而通过一起写黑板报,更是彰显了春姑的才华,李璐不禁对春姑,自己的同桌又平添了一份好感,请注意仅仅是好感而已。她甚至于在黑板报写完后想邀请春姑去自己家吃晚饭,虽然最终没有。因为她知道学校食堂周六的晚上开放的时间不多,况且村姑不是在食堂买饭,而是自带米在食堂蒸饭吃,关键是今天原本打算回家的春姑又没有在食堂蒸饭。
但李璐终于没有开口让春姑去自己家,或许不想让同桌觉得太唐突,或许又是男女有别的思想,再加上也不知道父母究竟会怎么想,总之是李璐始终没有开口。但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李璐邀请了春姑,春姑又会怎么样?欣然接受?肯定不会,因为春姑还是有较深的城乡差别的思维。况且李璐一个女同学,即便是换做是村姑或许春姑也是会拒绝的。这里就不做另一种假设了,如果春姑到了李璐家,遇见了李璐的爸爸,又该是如何的场面?
都说女儿长得像父亲,儿子像娘,不知道有没有理论依据,不知道有没有数据支撑。李璐恰恰是她妈妈的翻版,母亲的优雅气质,妈妈的美貌全都被李璐全盘的复制粘贴了。而春姑,以及他的在县教育局当科长的哥哥则完全像极了两人母亲年轻时的样子,因此有些话只能是说说而已,亦不可当真。
李璐回家迟了,爸爸妈妈都在等着她回家吃饭,和谐的一家子就是这么温馨。今天是周末,但不限于是周末,只要是晚餐时间妈妈在家,妈妈都会做一些好吃的菜犒劳自己的女儿,自己的男人,当然也是犒劳自己。但母亲不在家那就是在上班,至于是否有丰盛的晚餐也就是另当别论了。
李璐轻描淡写的说了自己在学校写黑板报,因此回来迟了。她没有对父母说打算过邀请春姑来家,既然都没有邀请了,再说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父母自然也没有问是和谁在一起写黑板报,更不曾想女儿打算邀请女同学回家,如果知道了作为父母又会怎样想?
李璐吃饭的时候是否想过春姑也在吃饭吗?在什么地方吃?或许没有想过。李璐是否又有点后悔为什么不邀请春姑来自己家,即便是他可能不来,至少李璐是邀请了的吧。或许她什么都没有想,回到了温馨的家,或者就不应该再想着其他的事情。
与此同时,春姑可真的是哪里都没去,他一个人呆在寝室里,还好干粮没有完全吃完,否则就真要饿肚子了。和同桌一起写黑板报,他没有料到,李璐想邀请自己去她家,他更没有想过,况且即便是邀请他也会回绝。同学们现在应该都在家里了,在爸爸妈妈身边,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或许正吃着晚饭呢。
想到这里春姑又想起了爸爸妈妈,说好的周六晚回家的,现在爸爸妈妈会如何想?春姑又想到了村姑,村姑现在哪里?因为他确定村姑不敢一个人走那条回家的路,因为有可能要走夜路。不仅是村姑不敢,就是春姑自己也不敢,那么村姑现在在哪里?春姑反倒是犯愁起村姑了。
就是因为自己的违约,结果让村姑都回不了家,春姑觉得有点内疚。但留下来写黑板报,春姑也没错啊。况且干嘛非得要内疚,难不成不和村姑一起回家,村姑就不回家了?春姑的思维有点乱了,他需要冷静下来。果然春姑不再想为什么了,什么都不想了,春姑也还是个孩子。
春姑睡着了,睡的很沉很沉,春姑没有做梦,但如果有梦的话,或许是黑板报?村姑?爸爸妈妈?还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