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一响,整个校园就沸腾了起来,紧张的一周学习和集体生活终于结束了,绝大多数的学生要回家去。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这批基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的孩子,回家的迫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住校的学生一般都不在城区,家在县城周边的乡村居多。基于这样的情况,学校方面周六下午安排的课比平时少一节课,以方便回家的学生回家。也有家离县城较远的学生干脆就选择了不回家,或者是每学期回家的次数减少,并不是每周都回家。
村姑加入了学生回家的行列,其实她早就等着下课了,下课铃一响就意味着可以回家了,激动的心情无与伦比。村姑和春姑约好了一起回家,自从赶考后的那一天起她和春姑就没有一起走过那条回家的小路了。新学期学校有许多新鲜的事她要和春姑说,春姑也一定有许多新鲜的事对自己说。
村姑在和春姑约好的路口等着春姑,可迟迟不见春姑出现,渐渐的身边回家的同学越来越少了,直到没有同学从身边走过,也没有见到春姑的身影,她有点不知所措了。她哪里知道春姑此刻正在和同学写黑板报呢,春姑也没有料到周六下午要写黑板报,或许此刻他也是心急如焚,他和村姑约好了一起回家。
即便如此,春姑仍然不愿意放弃这次写黑板报,或许这就是一次机会,至于机会是什么?他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从每个学生提交的简历中看到过春姑写的字,于是就有了让春姑参与写班级黑板报的想法,但又想到了春姑要回家,因而还在犹豫是否让春姑参加。春姑知道了老师的意思,但他表态家可以不回,他要参加写黑板报。或许此刻他没有体会到村姑等候自己的焦急,完全忘了和村姑有一个约定,一起回家的约定。男孩子可能是粗心了,但春姑未必粗心,尤其是在是否参与写黑板报的问题时不粗心。
春姑参与写黑板报了,此刻他正全神贯注,此刻他忘了村姑,甚至忘了至少今晚是回不了家。黑灯瞎火的夜他可不敢贸然走在回家的路上,因此即便是写好了黑板报。而且他也知道村姑不会到现在仍然会等着他一起回家,毕竟写黑板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随着身边经过的类似于回家学生的越来越少,直至不再有经过的学生,村姑确信春姑不会出现了。她有些沮丧,甚至有些担心春姑为什么会没有出现,如果知道春姑因为写黑板报或许她也不会担心,甚至可能会支持春姑。然而她无法知道真相,又无法联系到春姑。她想去春姑的学校看看,但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两人不在春姑的校门口,或者是村姑的校门口汇合,不就是不愿意让他人知道她和春姑的关系非同一般吗?
村姑此刻是否有点怨恨春姑?应该不会,但抱怨或许还是有的,说好的一起回家,现在她和春姑应该已经在回家的途中了,然而此刻春姑却不见踪影,自己则还在苦苦等候。春姑哥从来都没有违约过,即便两人之间的约定不多,这一次怎么就违约了呢?村姑没有答案。
村姑不想回家了,其实她真的很想回家,村姑在犹豫,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决定回家。尽管这不是她第一次走在那条回家的路上,但从县城回家,这么远的路,况且是临近黄昏,她应该是第一次单独走在那条回家的路上。
姐姐在城里买的房子距村姑和春姑的学校都不远,但姐姐还没有回来,去姐姐家不可能了。况且即便是去姐姐家她可能也不甘心。留在学校里,但晚上寝室里或许就只有村姑一个人,她也不愿意。即便校园很安全,但一个女孩子单独在一个空荡荡的屋子里,村姑应该也接受不了。还有村姑真的想家了,想爸爸妈妈,想自己的那间小屋。
村姑不再想春姑为什么没有出现了,她的唯一念头就是回家,现在就动身不再耽搁,估计天黑前也可以到家了。或者即便是没有到家,到了她和春姑经常走过的那条回家的路上,她也就不再担心或者是害怕了。毕竟是那条路太熟悉了,熟悉的程度往往会产生一股力量,让村姑勇往直前。当然她不会想到爸爸妈妈会在村口的小路边等着自己回家,甚至是和她一样的焦急。
回家的路是和春姑一道赶考走过的路,是和爸爸妈妈,还有春姑和他爸爸妈妈一道走过的路。至于那条回家的小路,不仅和春姑一道走过,而且还有良文也一道走过。春姑现在哪里?良文又是什么时候回来?村姑或许没有想这么多,但一定会想到爸爸妈妈。周六晚上回家爸爸妈妈都是知道的,离开家的这些日子,爸爸妈妈都还好吗,老人家会想自己的村姑吗?会准备了女儿喜欢吃的在等候着村姑回家?村姑加快了脚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