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拂晓从清晨的四点,或许再早一点就开始了,背包客也随之为动。心想着不在正当午时还在外转悠,避开酷热,l背包客甚至在早晨五点就出门了。当然是没有交通工具,只是步行,而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铁西区的1905文化创意园。
清晨的沈阳非常的惬意,清晨的沈阳街上也鲜见有人,或许大家都在享受着凉爽的清晨。背包客则兴致勃勃,不紧不慢的行走在沈阳干净且宽敞的大街上,抑或是人行道上。沿途所见尽收眼底,或者是收入镜头。众所周知的是,背包客没有遇见早点铺,即便是到文化创意园,也只能是在门外看看,谁让背包客这么早?
背包客知道一切都有可能,但背包客只想早一点,仅此而已。就像走在家乡的路上一样,背包客在沈阳甚至更有一种新鲜感。公交车和地铁都还没有正式进入运营状态,街道上的车也是很少。没有嘈杂,亦没有喧嚣,倒是一种宁静的氛围,踽踽独行,心旷神怡。
太阳出来了,背包客不再恣意地行走,而是选择避开太阳的照射,贴着建筑物,抑或是其他。总之避开阳光照射的时间越多越好,夏日的太阳不吝啬,夏日的太阳最好也别不加选择的笑而纳之。
湛蓝的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沈阳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街上的行人多了些,但仍然不是很多,背包客还没有见到一部公交车开过,背包客在地铁站等着地铁站开门,而第一班从此站发车的时间是5点49分。
背包客乘坐地铁,其中转乘了几条线的地铁来到了皇姑寺站,而后再步行去老北市。老北市又叫北市场,是距原来的辽宁总站不远的一条老街,也是沈阳市久负盛名的一条老街。
从现在开始背包客进入了城市交通加步行的双重模式,开始了在沈阳城的一天。背包客不期而遇了辽宁总站,又不期而遇了沈阳人民广场,不期而遇的或许更多。
汲取了昨日仅仅是城市公交行的经验,堵在城市街道上的时间有时候真的是令人不爽。有地铁的城市乘坐地铁出行必须是首选,然而地铁不具备的优势就是不能够欣赏到地面沿途的风光。
由沈阳重型集团下属二金工车间改建的1905文化创意园,锯齿状的屋顶、支撑龙门吊的钢梁还原封不动的保留着。2009年5月18日,北方重工搬迁停产前,最后一炉铁水浇铸的“铁西”二字,如今就挂在1905文化创意园的外墙上,每个字重3吨,蔚为壮观。
“遼寕總站”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00号,是京奉铁路的终点站,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建成。辽宁总站旧址由中国建筑设计师杨廷宝设计,是继北京前门站、山东济南站后,由中国建筑师自己设计建造的当时国内最大的火车站。
辽宁总站旧址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实用价值,辽宁总站的建成,为中国人争了光,成为了中国人的铁路交通枢纽。辽宁总站旧址是东北地区中国人修筑铁路事业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铁路发展史有重要的作用。辽宁总站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抚近门俗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建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后拆除。抚近门于1998年复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地处盛京古文化街东部,与西部的怀远门相对而望,是沈阳标志性建筑。
林林总总有了一点沈阳的街拍,至少也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沈阳行,也是不虚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