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宝船厂遗址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如今,宝船厂遗址已成为一个集旅游、纪念、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游客可以在此感受明代宝船厂的辉煌历史和文化。
背包客也是在想南京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宝船厂遗址?如果很早就有了,作为学船舶知识的,以及作为培养船舶人才的学校至少会前去参观,抑或是组织学生参观之类的,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而在毕业了将近四十年后,不知道,以及没有去过宝船厂遗址参观和学习也就不奇怪了。
乘坐公交车,路过了宝船厂遗址的大门,出于船舶职业习惯的原因,立即就近下车,赶往并试图一览宝船厂遗址的风采。
宝船厂遗址里有三条水道,背包客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水系?尽管与长江接壤却似乎并不与长江相通,也不是秦淮河水系,也算是遇上了一位告知背包客这分别是三个船坞的水道,背包客这才明白了。
造船的步骤是在船坞里(俗称干船坞)造好船体,再将干船坞与江海相通的闸门打开,让水进入船坞,浮起新造的船体,再将船移出船坞,于是一艘新船便是制造下水了。例如大型船舶,甚至包括航空母舰都是这样的建造过程。现在的造船又有一种新的模式,即在船台上完成船舶建造过程,而不是通过利用水的浮力让船体下水。这牵涉到船舶制造,不赘述了。
不期而遇,本着好奇的心参观了宝船厂遗址,显然这只是遗址,有关船舶其它方面的似乎并不是很多。但硕大的木质船体却还是令人感觉有震撼感的。船尾没有船舶推进系统,想必当年的行船靠人力划浆?抑或是风帆为动力?而木质的舵叶则没有在船尾安装,至少船尾有点不伦不类。进入船舶里的通道被锁了,因此没有能够进入船里一睹风采还是有点遗憾。
尽管如此,能够遇见并参观了宝船厂遗址仍然是值得欣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