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是足月出生的,婴儿时的春姑可能是因为吕家媳妇的母乳不足,导致了营养不良?人显得很瘦小,甚至比起晚出生两个月的村姑还要瘦小。反观邻家的女孩胖嘟嘟的模样,吕家夫妇没有少操心,但也没有办法,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不该想的想了也没有用。好在春姑除了看上去小一点,其余都还好,至少是没有啥身体状况不好,还得去医院。就这样春姑吃母乳一直到了三岁,或许也是因为吕家媳妇干瘪的乳房再也分泌不出了乳汁。
吕家夫妇为春姑做了一只竹筒饭碗,这是那个时期当地普遍使用的一种小孩的饭碗,价廉物美,甚至是自己家制作,最大的优点即便是摔到了地上也不会破碎。一碗饭,浇上一勺蒸鸡蛋,或者是夹上一点菜,然后就任由小孩自己吃了。或许竹碗里的饭始终吃不完,以至于饭最终都凉透了,但还是那碗饭。
别抱怨生活是艰辛的,其实不是生活艰辛,或许生活是幸福的。当人们无法有新的想法,即便在现代人看来或许很艰辛的生活,生活或许并不艰辛。人们在相对的环境中,绝不会始终会想到艰辛,而是在自以为很幸福的时候偶然因为某些曲折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否遭遇了艰辛,抑或是苦难。村里的人晨晓即起,霞落而眠,生活就是这样的,亦是这样的节奏,不会有人抱怨生活中缺了什么?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或许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一切都很平淡,甚至平淡的往往令人抓狂。
春姑和村姑所在的村子就是这样一个平淡的小村庄,成年人们做着自己的事情,甚至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因为庄稼地得要有人打理,至于照顾孩子?怎么说呢,至少是竹碗里不该空着的时候不能空着,至于碗里的食物是否满足营养学应该没有人想过。孩子们也不挑食,也不恋着大人们,或许他们知道与小伙伴们在一起比和大人们一起更有趣。但有一点的就是当肚子饿了的时候,就得要回家,因为只有那样才不会让自己继续饿着,至于吃什么,或许有过想法,但大多数的时候都会饥不择食。如果某一天碗里有了一点好吃的菜,往往总会在饭要吃完时才会奢侈的吃上一大口,甚至是一饱口福。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快乐,大人们的快乐小孩子们不懂,或许也不需要懂。小家伙们也会变成大人们的,到时候再懂不迟,抑或是到时候了无师自通。
大人们从地里回家来了,虽然劳作了一天但仍然不能闲下来,至少不能让小春姑饿着,即便不是因为小春姑瘦小的令父母心疼。尽管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但还是想着小春姑应该有一点好吃的,哪怕是蒸一个鸡蛋,或者是有一片咸肉。
小春姑灰头土脸的回家来了,即便不是因为小家伙的肚子饿了,关键是太阳也要落山了,或许没有哪一个小孩喜欢在夜色中孤独一人,夜里或许有许多妖魔鬼怪?小家伙常常听大人们说,春姑显然是不愿意遇见妖魔鬼怪,所以在夜幕降临之前一定会回家,这对他今后的人生是否有影响?拭目以待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