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贵阳街拍
背包客正试图用记忆的钥匙打开记忆的锁,贵阳市的此情此景,背包客不确定记忆里有没有,是否来过并且是否有记忆,并被储藏?还是那把钥匙,或许是记忆的锁锈了,仿佛记忆迟迟没有,貌似是锁打开不了了,或者就是干脆没有记忆储藏。
背包客步行20085步,沿着清明河(又叫南明河)亦驱亦往,踽踽独行。来到了筑城广场,背包客的记忆里仿佛有了记忆,但不确定。或许最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是那座黄铜的雕塑,貌似是苗族人的一种乐器芦笙为核心创造元素。还有就是与广场对应的民族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造型独特,灵感来源于贵州侗寨鼓楼的曲线,每一面都呈现出“山”字形的独特设计。一根高高的旗杆,一面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背包客来过贵阳,当年贵阳的地铁还没有建成,如今则已经有四条地铁线在运行,可见时间铸就了辉煌,而辉煌属于贵阳人民。如今的筑城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享受着安逸的生活,而仍有众多的贵阳人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与学习,仍然在为了这片安详与宁静,美好亦热烈在忠于职守。
背包客的记忆库里是否有记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很快就会有新的记忆被存储。生命会变老,记忆或许不会,即便记忆的钥匙丢了,记忆不会丢了,亦不会变老,甚至是越来越弥足珍贵。
筑城广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规划范围包含原贵阳一中地块及人民广场,总用地面积为87433平方米,呈半岛依偎在风景秀丽的南明河畔,是贵州省省会贵阳的标志性建筑。规划定位为诠释贵阳历史内涵,展示贵阳城市精神,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彰显时代气息,实践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场所。规划提取贵阳历史、民族的竹文化内涵,通过铺装、雕塑、钟塔等景观元素,结合现代时尚的科技造景手法,将广场打造成为既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又具有现代、科技、生态的城市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