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的彝海应该不是海,彝海确实不是海,彝海亦不是江,不是湖,甚至连河流与小溪都不是,然而在楚雄,楚雄人民赋予了这一汪水为海,而且取名叫彝海。
其实海也好,不是海亦罢,名字叫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对于外来客来说海水是水,江水是水,其他则以此类推。彝海说什么都是有水,于是关于彝海就没有争论了。
背包客在楚雄,严格来说是天刚拂晓时就来到了彝海边。背包客没有把彝海与彝海公园联系起来,因为不想让署名为“彝海”与其它混淆,而彝海的早晨仅仅是水,抑或是柳,还有不经意间介入的黄土地,甚至是时而透明,又时而厚云,抑或云儿叠嶂的天空。
背包客遇见了一位当地的先生,双方都很有礼貌,背包客才得知彝海原来不属于什么水系,亦是当地曾经凌乱的小水塘,沟,渠什么的,甚至也有饮用水源,以及水产养殖用之类的,后来政府统一规划,经过改造,重新布局,形成了如今的彝海,甚至还有彝海公园。
背包客恍然大悟,原来彝海不是海,但彝海,乃至彝海的周边倒是别具一格。如果不加任何标识,或许不会有人知道这图片中的地方是什么地方,甚至有人或许会乏味,这除了水,柳还有什么?
背包客孑然一身,踽踽独行,徘徊亦疾行,镜头里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又都只有或许是不上大雅之堂的。然而背包客饶有兴趣,那一缕缕,一丝丝垂悬摇曳,冷绿及嫩绿,那岸边的黄土地,水中枯黄的植被,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是否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春天姗姗来迟?但春天一定会如约而至,当春天像一壶醇香的美酒,而大地及万物都醺醺醉了的时候,想必彝海会更美。背包客完全摒弃了传统?不再以高、大、上来决定本美篇的基调,而是使用最不起眼的底色调,抑或是原色调写彝海,垂杨柳,还有红土地,更有风姿绰约的云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