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的魅力
或许有点拗口,或许得咬文嚼字,或许“或许”方能生动有趣。喜欢使用“或许”,或许又擅长使用“或许”,问题是未必使用的自如。
模棱两可,亦是魅力。相对论的精髓,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意义,无法准确定义,又不至于尴尬,那就或许吧。
“或许”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事模糊,且朦胧了,信心不足,胆怯了,“或许”应运而生了。而或许往往并非如此,显而易见的事依然使用“或许”,这不是耍小聪明,也不是装糊涂,或许是留一点空间给他人,别让他人觉得你咄咄逼人。
“或许”或许体现了一个人的性格,优柔寡断,还是含蓄,礼贤下士,兼而有之?至少我觉得起码是礼貌,留出足够的空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更是需要一种软着陆。或许有人并不喜欢“或许”,这就对了,“或许”的魅力就在于“是”与“否”能够灵活的选择。
选择“或许”,或许自己知道究竟是否应该“或许”?唯有“或许”,或许是正确的选择。当然也可以不使用“或许”,既然都是显而易见了干嘛还要“或许”?直接了当不就得了。事情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或许”或许正因为是“或许”的魅力,以及不可替代性。
或许我喜欢,我喜欢,两者之间有区别吗?前者拐弯抹角,后者直接了当。前者留置了一些条件,因而或许不喜欢,或许其内心喜欢,甚至非常喜欢,只是兵不厌诈。而后者基本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达到同一个目的,仅仅是使用了“或许”,然而其中的过程或许就迥异,而迥异未必是不好,甚至是很好,何尝不痛快的使用“或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