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诊室七小时

(2023-07-26 14:48:21)
标签:

急诊室七小时

分类: 原创博文(悲情人生)
    惊心动魄形容急诊室七小时是否有点?于是改为触目惊心,而触目惊心应该一点也不过分。平常人的平常日子一定没有急诊室的生死攸关的强烈震撼,因此会忽略,甚至是不再会想起急诊室,当然更不会有急诊室的七小时。
    曾经也有去过急诊室,或许记忆已经淡忘,或许是没有深层次的意识到生老病死,更确切的说是几乎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类的悲情,或许悲情还无法表达那时那刻的心情。
    尽管我讳疾忌医,虽然并不科学,但是我仍然尽可能的避开医院,甚至还有可能是绕着走。或许是小时候就有居住在医院的经历,曾经目睹母亲工作时的情景及场所,长大了以后似乎自然就形成了拒绝医院或类似场所。然而最终还是没能躲开医院,例如急诊室七小时。
    与其说是爱人坚持了一天,倒更是我坚持了一天,恰恰也是五点钟的下班时间后,我同意陪爱人去医院,当然是急诊。医院不陌生,但对医院里的操作程序却很陌生,爱人却是轻车熟路,于是协助爱人完成了急诊挂号,缴费,就诊。(这其中省略了诸多的细节,而细节往往又或许能够说明什么,甚至对急诊室七小时有帮助)
    我曾经自嘲如果当年不是擦肩而过,或许我如今也是一位著名的专家级的医生。陪同爱人就诊,与值班医生有一些交流,医生或许有些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悦,当然我不是针对医生,医生也明白。果不其然与我所想到的一样,医生完全让患者自己按照医生自己的思维阐述患者自己的情况,然后再一步步的,按部就班的当然,或理所当然的开出了处方,包括一系列的检查项目,而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令患者,包括患者家属,或者是陪护人员欲罢不能。
    过程不再细说,常规检查,去过医院的患者应该都是有体会的,等待检查结果或许是最揪心的。密密麻麻的数据,医生是胸有成竹,而患者,包括患者家属则是如坐针毡,茫然不知所措,接下来或许真的就是欲罢不能了。
    留院观察也是我想到过的,果不其然,被要求留院观察,又是一波患者家属的折腾,尔后轮到了护士们开始忙碌。整天的习以为常的急诊室的惨烈,护士们也是见怪不怪了。按部就班,一个程序都不拉,至于其它也就不能够要求太多。
    尽管急诊室人满为患,作为留院观察的区域至少每位患者都有一张专用的床,以便可以让患者躺下,应该是更有利于观察,爱人也有了自己的床位。
    输液是最规范的叫法,其它例如点滴,挂水,不伦不类或许也是习惯叫法。爱人终于安静下来,开始输液了,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只是输液的液体成分及价格就讳莫如深了,当然了,急诊到了这一步至少是可以松口气了,甚至没时间想过其它。
    刚刚说到急诊室的惨烈是否有点耸人听闻?至少我走进观察区域的那一刻就深深的感受到了。生与死只是一步之遥。那一具具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有的简直如同行尸走肉,我是无法用最恰当的语言来形容此情此景。每一位家属或陪护人员都非常严肃,医护人员更是那习惯的职业面孔,无法说是否是面无表情。惨白的灯光,观察区域笼罩着浓郁的压抑感。一块块监视屏,一根根导线及导管监视且维系着生命体。
    不时会有患者被送进观察,这里没有性别,因此也无需再谈别的什么。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这里依然不想感慨,然而感慨又是多么的虚伪和无力。年轻的生命,妙龄的女子,更别说那些骨瘦如柴的老者,顽强的生命,奄奄一息者,都是在争着一口气,或许是最后一口气。
    跨夜的钟声敲响,应该是庆幸又是新的一天。十二点半,家属有意离开医院,医生或许还是挽留,最终还是遵医嘱,离开了医院。
    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经济活动,对经济及利益的最大化人类所有的活动或许都无可厚非。既然是说医院,而且是急诊室七小时,再谈什么经济,或者是利益或许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又怎么能够离得开经济,甚至是利益。再说话就多了,也离急诊室七小时或许远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印象派及其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