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地铁消暑未必恰当,地铁文化又有点言过其实,还是下里巴人吧。十八条地铁线路,居然将近四个月没有乘坐过地铁了,想想还是去乘坐一下地铁,其实也是想了解一下疫情期间乘坐地铁有什么额外的要求。
或许还是与疫情有关,即便是早高峰期,地铁乘客的流量似乎并不很高,但还是避开了乘客相对集中的运行车辆,反其道而行之,搭乘反方向的列车,乘客相对少了许多,完全没有聚集和拥堵的想象。
地下空间里,地铁车厢内强劲的空气调节系统,这与地面上的酷热形成明显的反差,凉爽的氛围显然是太惬意了,如果真的是说地铁消暑也是名副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疫情防控的常规要求,与非疫情期间的乘坐地铁,乘客们更自觉和主动的扫场所吗,和接受随身携带物的检查。没有想象中的情景,而想象中的情景是怎样的,或许也是懵懵懂懂。
逆客流多的方向而乘车,不紧不慢,不急不躁。踽踽独行在匆匆的人流中,感受着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试图感受他人的感受。地铁文化?是,或许不是。还是赋标题为“地铁文化”,或许更为恰当。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