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间急诊

(2022-05-09 08:43:29)
标签:

夜间急诊

   不是故弄玄虚,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然而得急诊,且在深夜,其难度及故事性是否令人乍舌和期待?壁垒森严的小区大门没有相关的通行手续是无法出的去的,即便是去医院看急诊。在电话始终是忙音的情况下,只得赶去居委会,好在还是没有遇上节外生枝,尽管也是解释了很多,终于走出了小区的大铁门。

   光线有些暗淡的人行道上,小心翼翼的,生怕会绊到了什么,突然间有一种都不会走路的感觉了,显然是不习惯行走在都市的夜晚没有充分照明的街道上。选择放弃了人行道,干脆走到了大街上,紧张的心情才稍许宽松了。

   万人空巷对于都市来说一点也不过分,当然也是极不寻常。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依然是忠于职守,毕竟还是都市。是否还有行色匆匆的急诊病人,或偶尔疾驰而过的电动车外,夜间的都市街道上有些异样的感觉。

   灯火阑珊处,远远的就见到了医院的最高处醒目的红十字。再就是映入眼帘的那长长的等候做核酸检测的队伍,人们保持距离,处于静默状态,那样的情景令人心头一紧,新冠疫情并非是想足不出户那么简单。

   进入医院并没有经历想象中的一些难度,医疗系统或许已经习以为常了,刷了身份证后便进入了院内。互联网时代,身份证里应该有进入医院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还是比较欣慰。

   急诊室大厅是完全一幅景象,或许是从没有在这特殊的时刻来到过急诊室的缘故,第一感触就是健康真好。异乎寻常的人群,躺在地上的,坐轮椅的,折叠床上,走廊里,甚至犄角旮旯,人满为患一点都不过分。很少有人大声说话,几乎每个人都是非常严肃。或行色匆匆,或静如处子。一种突如其来的气氛,让我意识到这里是生命博弈的战场,甚至是生与死的博弈。

   防护服几乎是从头到脚都裹的严严实实的的接诊台里的护士姐姐,依然是穿戴整齐的女大夫,就像是黑夜里的明灯,让病人们看到了希望,受到鼓舞。或许在那防护面罩下是一张美丽的面孔,只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还有人会去注意吗?

   有的急诊病人未必一定符合急诊的范畴,可谁又说得准急诊一定要符合什么条件吗?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对身体健康的渴望也是与生俱来,并更加有强烈的愿望。我的急诊或许也算不上急诊,于是就省略去急诊的过程。

   愿医院里不再有急诊,不再有惊恐,不再有哭泣。更不愿意见到这深夜里,疫情期间远道而来且步行前往医院就诊的急诊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改变
后一篇:回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