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笔记(二)

(2022-05-05 07:12:12)
标签:

心理学笔记(二)

分类: 原创博文(杂文随感)

通过言行举止,肖化揣摩别人的心理,从而得出结论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心理学范畴的人,这是职业习惯,或许也是她的职业。肖化不知是否想到过自己也在别人的观察与揣摩中,虽然这对别人来说没有实质意义,也不排除有一种可能或多种可能。

 一首歌词里这样写道;多愁善感的人呀,当花儿枯萎的时候……。情景交融,环境与心理活动的融合是多么的惟妙惟肖。恢弘的场面令原本就很胆怯的男子几乎是无所适从,但随即就不再是胆怯。心理活动的强烈反转,男子的心理或许只是符合了心理学的某种论点。尽管其表面上看去不再胆怯,内心是否也是一样?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一定有心理学的成分,如果用心或许就会时时刻刻感受到。久而久之,感觉会很累,往往甚至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心理学并不是万能,可心理学又无处不在。肖化在笔记里写到我试图揣摩别人的想法,但只是揣摩,而我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心理状态,当同时有多个心理状态时,我就无所适从了

心理学不是单独的学科,而当它只是单独学科的时候,仅仅只是心理学而已,或许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与其他学科联姻,例如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等等,心理学也就只能是辅助学科,而非有真正的心理学的作用。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或许牵强附会,心理学牵涉到复杂的社会因素,单凭那心理学的一点所谓的理论完全无法匹配。心理学没有固定的答案给予每一个人群及社会所期望,心理学甚至会误导人们的意识形态,而并非是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初衷。

 心理学学者怀疑心理学,其本身或许就是奇葩?,倒也真的是未必。正因为是心理学学者,才有可能提出对心理学的质疑。心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有一个相对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世人接受,而心理学没有。

心理学是一个泛泛的理论学科,针对每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心理活动貌似有理论依据,又显得是力不从心,无所适从。谁知道心理活动的诱因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只能是通过观察,揣摩,分析判断?心理活动对心理活动,能够恰如其分的融合?肖化不确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