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读书分享之一:缺乏信任

标签:
团队协作五大障碍信任帕特里克·兰西奥尼士为信己者死 |
分类: 管理 |
似乎有几个人介绍过《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这本书,但一直没读过。前几天,我们HR也隆重推介这本书,于是,找来细读了一遍,很有一些感觉。
刚巧,有个针对这本书的读书分享活动,我就领了第一个任务,对团队协作的第一个障碍(缺乏信任)进行读后分享。
昨天,如约在群内进行了分享,今天,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欢迎关注与讨论,谢谢!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由美国桌面集团的总裁、著名的商业畅销书作家帕特里克·兰西奥尼作著,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团队矛盾冲突、处理、拉锯、再到初见成效的过程。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这本书(以下称本书)认为,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从低到高依次是缺乏信任、惧怕冲突、欠缺投入、逃避责任和无视结果。
团队协作的第一大障碍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
缺乏信任的根源是团队成员大都害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大家不愿意相互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项,从而导致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对于团队来说,信任就是指团队成员相信同事的言行是出自好意,在团队里不必过分小心或相互戒备。
信任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应该改为“士为信己者死”,似乎更为贴切。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从说出“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豫让,到“风啸啸易水寒”的荆轲,再到如今武侠小说中各种两肋插刀行为,大家只要稍微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些故事,了解一下这些事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就会发现,那些让我以命相报的,并不是“知我”,而是“信我”,也就是,相信我。
以命相报!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信任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朋友间,也不仅体现在生活里,在工作中,在团队协作方面,信任的力量同样强大。
本书指出,“信任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建立高效团队至关重要的条件”,我非常认可这句话,就如本书所说,信任了,就不会互相防备,就不会掩饰自己的缺点,就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就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就不必担心遭到打击报复。
得到作者刘润老师《关于职场的十条建议》,有一条说到:“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把后背交给可信赖的战友,学会和不完美但各具优势的人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把后背交给别人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信任。
如何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本书列出了一些步骤和方法,我粗略总结如下:
第一个步骤是参与。这是最基本的一条,不管是团队会议还是团队活动,如果都不参与的话,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是扯淡。
第二个步骤是袒露自己。文中提供的一个方法是,每个人回答5个关于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的讨论与分享,让成员间拉近距离,走出袒露自己的第一步。最好以直系团队(也就是一个上级带领他的直接下级组成的团队)为单位进行这5个提问和回答,然后将回答内容与全体团队成员分享与讨论。
5个问题:家乡在哪里、家里有几个孩子、童年的爱好、成长道路上的最大挑战和第一份工作。
第三个步骤是消除戒心,相互揭短。团队协作由建立信任开始,建立信任唯一的办法就是消除戒心。而消除戒心一个有效的办法是相互揭短,当然,是适当的、有限度的揭短。
相互揭短的做法可以参考我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即首先每个人找出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这些优缺点对大团队影响,然后团队成员对每个人的优缺点进行讨论和评价;其次,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批评,找出他人的优缺点,团队成员对针对每个人的每一次批评进行讨论和评价。
只有消除戒心,才能建立信任。反过来,缺乏信任,是相互戒备的结果。并且,缺乏信任,还会直接带来团队协作的第二个障碍:惧怕冲突。
本书提到,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的有效方法还包括“个性及行为特点测试”、“360度意见反馈”以及“集体外出实践”,这些做法都会加深团队成员间的了解,减少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了解和体谅的基础。
信任是高效、团结一致的团队的核心,没有信任,团队协作无从谈起。但要说明一点的是,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信任都是相互的,没有单方面的信任,就算有,也是短期行为,不会持久。
最后,我们看看本书列出的下面这张对比图,对比一下缺乏信任的团队成员和充满信任的团队成员的表现有哪些不同,我们也不妨对照想想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信任”,是否能让别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