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oseph
Joseph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镜头(Long Take)

(2012-04-23 22:17:15)
标签:

杂谈

 

长镜头(Long Take,或称为一镜到底不中断镜头长时间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剪接式(蒙太奇)的拍摄方法。

“长镜头”一词,在电影拍摄手法上所指的并不是摄影镜头的外观长短或是长焦距(Long Lens),也不是指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之远近(Long Shot),而是指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take)的长短。长镜头要多长才算,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只要相对而言是时间较长的单一而不中断之镜头,便可如此称呼。通常多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刻意捕捉当时大范围内的场景氛围、文场戏的演员不中断的内心转折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镜头(Take)是组成电影场景的单位,由一个一个短小镜头组成,产生影像间的化学效果的电影手法,一般称为影像蒙太奇。而长镜头则是标榜一个场景只用一个镜头贯穿,无剪接。一个完美长镜头拍摄,需要导演与工作人员事先精心设计镜头的调度流程、演员的走位等等,而且对演员的演技也是相当严格的考验,只要一个小小错误就会让之前所拍的一切全功尽弃,所有人必须由最开始之处整个从头重拍。所以一个长镜头的拍摄,一般都要多次彩排、反复演练,因此往往可能用上一整天,就只为了拍摄数分钟之影像。由于长镜头可以相当程度展现导演的调度、时间掌控功力,因此许多名导演都将它视为对自己艺术成就上之重要挑战。

由于“长镜头”十分容易和摄影上的“长焦距”(Long Lens)混淆,而“一镜到底”也易与将摄影机固定不动的“固定镜头”混淆,因此近来不少人认为应改称为“长时间镜头”或“不中断镜头”,才是较精确、较理想之称法。

台湾导演侯孝贤、日本导演沟口健二及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都可谓使用长镜头的高手。其中侯孝贤以其固定镜位的长镜头而著名,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则摒弃了复杂的设计,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过几个极具风格化的360度环形运动的长镜头。

过去长镜头的长度,常受到电影底片长度的限制,无法超过数十分钟。导演如需长度超过底片限制的长镜头,往往必须透过隐藏剪接的手法来呈现。因为数位摄影的发明,长镜头的长度得以延长至数小时以上。有史以来最长的长镜头是2002年俄罗斯导演索科洛夫俄罗斯方舟当中长达96分钟的长镜头,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是由这一个长镜头构成的。类似单一长镜头电影还有麦可‧费吉斯(Mike Figgis)的《真相四面体、时间秘码》(Time Code) (2000)。利用数位摄影,该片得以利用手持四台摄影机同时不间断的拍摄完该片,长度约97分钟。


[编辑] 参考有长镜头的影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