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根皇帝朱元璋

(2019-06-21 22:01:46)

草根皇帝朱元璋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封建专制体制导致了中国经历了无数次大乱之世,而自古乱世出英雄,所谓乱世是指这个王朝的气数已尽,无外乎皇帝无能、奸侫当道、后宫干政、太监专权、好人无望等等原因,这种封建专制的逆向淘汰机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民间草野就会聚积大量能人智士,时机成就便会英雄倍出。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透顶,各级官僚欺负压榨百姓,人民被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是权贵国族,被统治者称之为自家骨肉,在法律上资源上享有特权,无需劳动就可掠夺别人的财产。色目人多为西域人、契丹人,是蒙古人的亲戚,与权贵勾结分享国之利益,成为利益集团。汉人与南人都是下等人,被奴役的对象,只不过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汉人不能有姓名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铁器连菜刀也必须实名登记,蒙古人打死汉人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钱即可免除死刑,如果汉人南人殴死蒙古人则要处以死刑,剥夺犯人全部家产并付烧埋银。科举废除,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朱元璋就是出生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太平乡孤庄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朱五四便给他取名朱重八,因为他家前面有三个哥哥加上他大爷家四个哥哥,他排老八,故叫朱重八。蒙古人规定汉人无职业者不许取名,只能以行第或父母年龄合计为名,看看朱家的名字就是实证,祖父朱初一,父辈朱五一、朱五四,他这一辈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四、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他的名字是后来加入起义军时改的,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寓意自己是诛灭元朝的利器,是新国家的祥瑞,等到他当了皇帝后把他父亲的名字改为朱时珍,把他三个哥哥的名字改为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所以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朱兴宗。这样,朱元璋一生有四个名字:朱重八、朱元璋、朱国瑞、朱兴宗。

朱元璋从小就属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家里孩子多,吃饭便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父亲朱五四坚信蓝瓜红苕保平安,他把能够找到的蓝瓜子、红苕苗尽可能地种在房前屋后,每天给孩子们的饭只有一早一晌一干一稀,干饭实际上就是有几粒糙米加了树皮、野菜的混合粮。

等朱元璋稍长大一点,夏天就到大田里捉大头蚂蚱,然后用火一烤,蚂蚱卵就变得像鸡蛋黄一样香甜可口。秋冬季节就爬上树掰螳螂的卵,烤熟了也是一样好吃,绝对的高蛋白、高营养,但朱元璋当时不会知道蛋白是什么东西,也许就是这些高蛋白让朱元璋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和无限的精力。

朱元璋十五岁那年,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以及大哥朱重五、三哥朱重七先后被饿死,家中只剩下朱元璋和朱重六哥俩,他们草草地埋葬了亲人,便各自逃生去了。

朱元璋先是逃到了凤凰山下的於皇寺,主持高彬为朱元璋剃度为僧,每日在寺里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为的是有口饭吃。两年后,寺里也没了粮食,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朱元璋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边化缘,他先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又往东去了鹿邑、亳州。三年后,朱元璋又回到了於皇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看遍了人情冷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锻炼了坚毅果敢的性格,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时的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第二年正月,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

濠州就是朱元璋的老家,郭子兴起义军中有不少是朱元璋的老乡,其中有一个叫汤和的老乡,小时候一同与朱元璋烧蚂蚱螳螂吃的儿时玩伴,让人捎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朱元璋正在犹豫的时候,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向官府告密。于是,朱元璋就急急地逃到了郭子兴的帐下,这一年朱元璋二十五岁。

朱元璋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任命为亲兵九夫长,调到帅府当差。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管理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战利品全部上交,得了赏赐又分给大家,朱元璋在士兵中威望逐步提升。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并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当时濠州的各路起义军矛盾重重争权夺利,朱元璋决定回乡募兵,少年时的玩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同村邻乡熟人纷纷前来投效,很快募到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十分高兴,提升朱元璋做了镇抚。这年冬天,起义军半年没出濠州城,朱元璋感觉事业无望,于是他挑选了徐达、汤和等心腹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又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收编了二万多人的精壮士兵,朱元璋终于有了自己的队伍。

接着朱元璋南下滁州,定远名人李善长求见,两人一见如故,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便可很快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李善长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共谋大计共创大业。朱元璋攻下滁州后,郭子兴因受排挤,撤出濠州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纪律严明军容肃整的三万部队,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随后,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州,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这一年郭子兴病逝,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成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虽为左副元帅,但部队的主要骨干成员都是朱元璋招募收编的,他们也佩服朱元璋的做事为人,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朱元璋攻克太平后,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接着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第二年,朱元璋亲自率众攻取宁国,随后耿炳文克长兴,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短短五六年时间,朱元璋已基本控制江左、浙右各地。朱元璋按照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重申军纪,严禁掳掠,部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根据地稳固发展,实力得到迅速扩张。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在应天府专门修建礼贤馆来接待知识分子,亲自召见儒生唐仲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平定天下之道,邀请刘伯温做谋臣,确定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争策略,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朱元璋按照刘伯温诱敌深入的策略,展开统一江南之战,大败陈友谅。接着,又展开两淮战役一举歼灭了张士诚,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消灭了割据浙东浙南多年的方国珍和陈友定。

朱元璋三十九岁这一年,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发布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号召北方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统治。朱元璋先取山东撤除元朝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元朝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元朝门槛,进兵大都陷元朝势孤援绝,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席卷天下。

一年后,元朝覆灭,朱元璋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十五年的时间,朱元璋从一个草根奋斗到了帝王,青春正当年华干了最应该干的事业,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十五年时间又是一个英雄倍出的年代,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越国公胡大海、济国公丁德兴、信国公汤和、郢国公冯国用,看看这公侯将相,原本都是吃不上饭受人欺压的低层百姓,这就是陈胜吴广所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迁徒富民抑制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百姓税负,严惩贪官污吏,社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开洪武盛事之治。

朱元璋执政三十一年后,忧劳而逝,葬于南京紫金山孝陵,终年七十岁,一代草根皇帝开创了大明帝国的江山。(2019/6/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