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理疾病(二)

(2019-05-31 19:05:58)

朱由检在短短的十七年中执政期间,先后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史称“崇祯五十相”,这不论是明代还是历朝历代都创下了最高纪录,六部和都察院也一样更换频繁,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礼部尚书11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人,他们平均任职时间只有一年零二个半月,这十七年中,朝臣像走马灯似地你来我往交替更换,大明的江山在这种走马换将局面中走向风雨飘摇。

铲除魏氏阉党后,朱由检本来可以走向中兴之朝,但正是他多疑的心理疾病导致他一头又载进任用宦官的深沟,为后来太监势力抬头朋党之争大开方便之门。朱由检最早启用的太监是王应朝和邓希诏等监视关、宁、蓟镇兵粮及各边抚赏,又任命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钱粮,唐文征提督京营戎政,王坤、刘文忠、刘允中等分赴宣府、大同、山西监视兵饷,张国元、王之心、邵希诏等分别派往关定、蓟镇东协、中协、西协监军,李茂厅监视陕西茶马等等,从此太监监军之风大开,职权在督抚之上。令人惊诧的是朱由检派内臣总理户、工二部钱粮,将堂堂的两部尚书搁置一旁,并下令为张彝宪专门建署,名曰户部总理,其权力与部督提督一样大小,这些宦官监军大多侵克军款,每战必先逃甚至投降,致使军务更坏军心不稳,在引发朝臣极力不满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君臣之间的不信任和相互猜忌。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朱由检既没有静下心来与群臣一体协商平息李自成等农民起义,也没有理性思考与军政大臣商量出打击清军的御敌之策,相反朱由检则因他的心理疾病听风就是雨,朝令夕改,刚愎自用,甚至还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则成了生死宿命,不是被敌人所杀,就是被朱由检害死,17位兵部尚书,他亲自弄死十几个,下面列举一二可以领略一下朱由检的心理疾病。

王洽,山东临邑人,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既清廉又能干,后被朱由检任命为兵部尚书。王洽上任不到一年,皇太极率八旗军由大安口攻入京城,朱由检召集廷臣商讨对策,侍郎周延儒说:“当年蒙古俺答兵临北京城下,嘉靖帝下令将兵部尚书丁汝夔斩首,官兵震动,敌军撤退。”朱由检受周延儒暗示将王洽下狱,最后还要将王洽大辟处死。王洽上任不到一年,这次清军进城虽有责任,但却罪不致死,可见朱由检暴戾性格。

袁崇焕,广东东莞石碣人,镇守辽东边关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有功,遭魏忠贤陷害辞官回乡,朱由检重新启用袁崇焕,也是挂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皇太极施反间计,制造了袁崇焕只守不攻是受了清军贿赂的谣言,通过被俘后释放回的太监传话,再收买袁崇焕得罪的人弹劾诬陷攻击,以动摇朱由检对袁崇焕的信任。这时朱由检多疑善变的心理疾病再一次发作,早把袁崇焕所说的“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谋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这些话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不顾群臣恳请而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陈新甲,四川长寿人,知晓边事,以才能著。明朝自弘治以后,非进士出身,不能官尚书。但形势危殆,诸大臣不愿任兵部尚书,陈新甲才获任此职。面对南北交困、内外危机的局势,朱由检开始秘密同皇太极进行议和,陈新甲受命遣使关外,负责这项工作,但朝廷官员不知。崇祯帝先后手写书信数十封,交陈新甲同皇太极联系,告诫他千万不能泄露。后因陈新甲家僮误传奏报文件,导致朝廷上下舆论哗然,朱由检恼羞成怒,说议和之事皆是陈新甲个人所为,与他没有任何关系,推卸了自己的责任,最后将陈新甲凌迟处死。

再看一位被敌人撂倒的兵部尚书,孙传庭,山西代县人,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李自成等人的镇压活动,一度使农民起义军濒临绝境,但朱由检听信主和派杨嗣昌的谗言,让孙传庭下狱三年,导致李自成等人死灰复燃。等到李自成围困开封时,朱由检又重新启用孙传庭,孙传庭刚出狱不明前线势态,表示只要五千精兵即可灭掉李自成,可到前线一看,没想到三年时间李自成的部队已成气候,孙传庭连忙给朝廷打报告要兵。朱由检听到孙传庭要兵立马翻脸,你说五千就五千多一个多不给,最后孙传庭在朱由检的急催之下,在瘟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的情况下无奈草率出战,潼关一战身死,马革裹尸,时年51岁,史家都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但是事还没有完,这位刻薄寡恩的朱由检却认为孙传庭是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直到乾隆时期才给孙传庭平反追谥“忠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