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雨纷纷

(2013-04-04 19:53:16)
标签:

杂谈


清明时节雨纷纷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不管大雨小雨总是躲不过去,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古人对故去亲朋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因缘使然,今年的清明节,我来到了北京的西山,从卧佛寺出来,有幸偶遇曹雪芹故居,看着修复的青砖旧院,想着《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今天权当是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怀念。
清朝雍正年间,曹雪芹的家族因事获罪,受到清廷革职抄家的惩处,幼年曹雪芹随家由南京回到北京。最初安身之地是北京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十七间半房,大概在四十岁前后移居北京西郊傍近西山的一个荒村,就这样曹雪芹在黄叶村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最后因爱子夭折,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泪尽而死”,终年还不到五十岁。.
一个出生在富贵人家,命运随着家道终落急转直下,曹雪芹可谓体验了人间冷暖。虽然后来也有机会攀上高枝,但傲世的性格决定了他晚年贫困的生活。多才多艺的他,工诗善画,从周围村民中换些酒钱,以喝酒解愁表达他对黑暗社会的无奈与不屈,最终他给后人留下的是一座红楼巨著。
想一想清明寒食节纪念的介子推,不言禄而隐于锦山,再看曹雪芹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他们的人品才是我们今天过清明不能忘记的东西。
看着纪念馆墙壁上曹雪芹好友鄂比赠他的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古往今来何尝不是这样。
冒着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走在曹雪芹饭后散步的羊肠小道上,一切也就释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黑人留学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