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初夕
(2013-02-09 23:07:09)又到初夕
 
时光如梭,逝者如斯。不知不觉走到了龙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初夕,在农村老家又称大年三十,今年的腊月没有三十这一天,当然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
想起小的时候,大年三十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数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天父母往往起个大早打扫庭院,张贴对联,粘贴窗花,我则紧随左右,帮这帮那,一上午的时间就把院子装扮一新。接下来母亲就给每个孩子换上新衣服,那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晚上的年夜饭后,我便开始准备为明天五更天接神用的鞭炮,熬夜守岁直到第二天的四五点钟,这就是坝上老家的“熬年年”, 苏轼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正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古人的夜间计时法是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约为两小时,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五更是最后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时间是凌晨3-5点,父辈们都是按此时计,在鸡叫之前,开始拢旺火接神。当然现在的青年人大部分按格林威治时间把子夜12点作为两年交替之机,在城市里居住也失去了拢旺火的习俗,如今的过大年也就不在拥有那份神秘的魅力。
今早,催促儿子早起打扫楼道贴对联,目的是让他重温这些传统文化的来历,更要记住早起鸡啼先,勤奋的人就是以这种精神求知做事的。(2013-02-0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