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道道荷荷自在:洪大亮荷花系列作品赏析

标签:
洪大亮国画文化图片收藏 |
分类: 国画 |
荷道道荷荷自在
作者:杜维娜
说起荷花,是我的最爱!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赋予了她太多的赞美,以荷咏志,借荷抒怀。。。。。。而我自幼唯对李白先生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情有独钟!也许就因李先生的妙言佳句,让荷花从此住在了我的心中,再也不去从未凋零!
洪大亮,当代中国画家。如果以目前准确的定位或许应该说是中国山水画家,因为他是皖地人之故,他的山水画自然融入了他对五岳之首黄山的深情厚意,也抒发了他对中国山水大自在意境的诠释,那就是简约、逍遥。。。大亮先生的山水总让我这缺乏运动的人也不由想接近想亲历,因为它不陡峭更不险峻,呈现的是一种宁静、纯净,更有一份说不出的温暖,仿佛母亲张开双臂期盼着自己儿女从田间归来,那么慈爱、那么踏实、那么放松!画若其人,大亮先生本人的真诚宽厚、质朴无华必然会挥洒在他的山山水水间。
但我想说的却是他笔下的另一种意境-------水墨荷花和似荷一样浓淡相宜、天然清趣的大亮君子。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无外乎单纯性、象征性和自然性。墨的浓淡即是色的层次变化,墨本为寒色,只有调和好的水墨才不会让人有寒意,也便有了温感而不灰暗。大亮先生的荷花正是恰到好处的利用了空白与寒墨的对比,自然过渡、阴阳调和、点映成趣,于是乎有了介于寒热间的温感,不娇柔不造作,不张扬更不轻浮,有的是一份活泼而淡然的韵致。
2009年的作品《荷香清暑》是我所爱!那份飘逸让荷香从纸间传递出来,扑鼻但不浓烈;如同大亮先生秉性热情而善解人意。那份洒脱让荷叶绵延出画直至心田,正似大亮先生有所经历积淀后的自在,无我却有为!
2009年另一作品《荷边弄水一身香》亦我所爱!整幅作品横长136CM,似摄影镜头下的广角作品,盈盈碧波微微荡漾,满满的遮住了你的双眼,无法移开也不想移开!不是惯常泼墨似的荷叶,却有墨染清池的深意,一朵绽放的芙蓉在日光下肆意舒心,引得四周一时萌动,几许胭脂红色仿佛告诉你她在暗夜收敛时刻也一定会千娇百媚!素墨挥洒点就了荷叶灵动,浓墨低调造就了满湖暗香。。。好一幅河边弄水!好一曲《荷塘月色》!作者热爱自由却从容恬淡,情绪饱满却又内敛自如的情怀充溢着整个画面!怎能让人不沉醉!!
想到初识大亮夫妇时是一个画展,正值夏初。两位画家满脸明媚,满眼清澈,如同北京的五月热烈却不张扬,真诚邀请府上一聚,自然情切。再见时俨然盛夏,果然去了大亮府上,窗内热情高涨的画家,挥汗翻勺!窗外一池荷香满目清爽!自然斛筹交错中离不开应时应景应境应心的荷花,不曾想这一聊却放不下关于荷的话题,荷的精神、荷的气质、荷的品行、荷的清气、荷的韵致。。。。。。竟然在荷道上一直道荷,伴着美味就着清香想着荷意。。。
此时的大亮先生,依旧明媚、依旧清澈的脸上却多了份率真童趣,说起儿时荷塘摸鱼的调皮时一脸的满足,又话说南北荷花气候光照的区别时更是认真的无邪!望眼墙上悬着大亮先生的墨荷,再看看面前比夏天更热情的他,突然莫名涌上一份感动!或许是因为道出了我们心中共同的荷花,或许是因为画家娓娓时流露出的自然情怀,更或许是皖地黄山的厚重赋予他的质朴!我突然明白了大亮先生的荷意正是他的心意————天然去雕饰!
做为国画爱好者的我,既不能说懂画,更不敢评画。大亮先生给我布置了这篇关于荷的作文,让我惴惴几日,终因我们荷志相同、荷道契合而难以推却。在此无知无畏的我想表述的应该不是大亮先生绘荷的技艺和风格,而是作品背后那位隐于喧嚣都市气定神闲的荷道人。
随着平淡流水的日子,我们的交往却愈见愈浓!每每看到与好友聚会时的他拖着痛风后浮肿的腿脚依然举杯忘痛的痛饮时,我只能在心里希望他能多些理性,但无奈!性情的他,朋友的快乐高于一切!朋友间的情谊比黄山更重!!
大亮先生真诚质朴、亲和自然的处世之风,应该说就是君子之风!想必墨荷的黑白就是他是非分明的写照,浓淡相宜的风格应该是他性情温和的反映。俗话说:作品即人品!大亮先生因其内心干净简单,笔下的清荷才会简约生韵,也因为其走出了黄山,更走入了千山万水间,所以才能————大道至简!
我相信并期待我们可敬可爱的大亮先生童心永驻!走的更远!!!。。。。。。
洪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