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是虚荣心作祟还是击鼓传花
(2019-09-28 13:31:02)
标签:
财经股票基金美股外汇 |
既然是炒字开头,那么我就先从经济学角度讲,为什么会在经济层面持会出现炒,因为炒的基本出发点是资金货币的量或增加货币的购买力,货币如水,只要货币宽松,无论是绝对宽松,还是相对宽松,最终投射到商品市场,总离不开一个“炒”字——三年前炒房,两年前炒币,今年先是炒股,而后炒金,现在,又冷不丁冒出来一个炒鞋,也是出于这一个逻辑,只是标的物的变化。
据媒体报道,近一两个月,“炒鞋”在国内各地有所升温。潮流单品交易平台“毒APP”数据显示,5月,最热卖的几款鞋市场交易价格与发售价格相比,涨幅均在100%以上,个别球鞋甚至涨幅达430%。
这样的涨幅,令人惊奇,着实令无数投资人竞折腰。
有两种主流的观点,其中的一种是正方,认可这个炒作模式,认为这是正常的炒作供求关系,只有供应少了,买的人多了,这样才有也应该有炒作价值,某某品牌限量款、明星同款、潮牌联名的球鞋,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虚荣心,还有收藏价值,并且有一定的充分的流动性,内在价值相对充分,这是正方,我们再来看看反方。
反方,表面上,球鞋是可以放两三年,你只要保存得好,可能并不影响鞋子的使用,但是,如果放了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期限的球鞋呢?要么橡胶鞋底老化了,要么帆布鞋面碳化了。最后,再说说是否具备一定的内在价值,鞋子只有穿在脚上才有价值,否则,几乎毫无价值。是否具备价值,我们不能以极个别人的喜好而论,从炒的层面看,我们要看它内在的金融属性,房产、上市公司股票以及黄金,这三者,你都可以在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尽管这三者抵押融资的折扣率不一样。但是,鞋子呢,你再怎么限量款、明星同款、潮牌联名的球鞋,也没有一家金融机构会给你办理抵押贷款。
我个人认为,多数应该是头部炒家先囤积居奇,然后拉高价位钓鱼上钩、收割韭菜,当然,不排除有些韭菜是为了炫耀,炒的价格越高,他穿在脚上越爽,这是一种事关优越感的潜意识,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一部分虚荣心满足感,这个我们暂且不论,而绝大多数韭菜则不同,他们的本意是顺势炒上一波、想小赚一把,但是,我要劝告这些韭菜,鞋价的演化,往往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