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之堂主行医事项----非常有道理,学易也是如此

(2013-10-07 13:50:02)
标签:

病机

事项

堂主

任之

学易

星座

分类: 歧黄之术

然后给我讲行医的注意事项:

第一点:学医不可半途而废,要迎难而上!”

“医生救人,十个治好八九个就很不错了,治不好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更不要因治好几例而骄傲自满。医生永远有解不开的难题,如果没有,那首先医生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医生总会不断面临新的疾病,新的困扰,这是自然规律,同时也说明人身奥秘之无穷无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参透,不要放弃困难,要不断总结已取得的经验,为新的问题做准备,当问题错综复杂时,不要钻牛角尖,退一步从大处着眼,从阴阳入手,又会有一条新路……”

第二点:治病一定要顺其性,养其真!”

“顺其性就是顺应各脏腑的特性,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当藏则藏,余则泻之,虚则补之,将脏腑调理到最佳功能状态。比如:肝病用柴胡、薄荷,都是顺应肝气升发条达的特性。纵然肝阳亢盛,镇肝泻肝的同时也要反佐少量疏肝之药;肺病用麻黄和苦杏仁,也是顺应肺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养其真’就是培养脏腑不足的精气,让脏腑能量充足,使其物质基础得到补给,脏腑功能自然也得到了修复。如肝病用当归,补肝之藏血;肾病用菟丝子,补肾之藏精;心病用枣仁,养心安神……”

“脏腑之真得养,脏腑之性得顺,其病不治自愈!”

第三点: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慢性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治病要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人体所生疾病,有外感有内伤,俗医诊病,皆称‘上火’,且具体到肺火、肝火、胃火等,却不知人体之火乃精微物质所化,如果人体五脏均无火,则冰寒地冻,生命早已衰竭。治火之法,当观人之整体,有上热下寒,也有下热上寒,有外热里寒,也有里热外寒,有一脏寒而它脏热。并非一味泻火,若能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用药寒热搭配,四两拨千斤,引导人体气机进行寒热对流,至稳至妥,邪去而正安。如若一味苦寒,中病仍进,邪气虽退,正气已伤。使原本有寒的脏腑雪上添霜,最终酿成顽疾。许多经典的名方如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无不体现寒热共调之精髓。”

“医者用药存乎一心,即辩寒热虚实之轻重比例!如胃病,有三分热七分寒,也有六分热四分寒,衡量各自比例,用药方能立竿见影;又如肾虚,有八分虚两分实,一味进补,可以导致经络郁塞,补而不通,反而上火,补中有通、有泻,则补而不滞,填而不松……”

“人道如医道!做人做事不可偏激!阳中喻阴,阴中含阳!此万物之本源,无纯阳亦无纯阴!明白这些道理后,行事就不会太过而又不及!用药不会过偏而又不足!”

“这些道理深中有浅,浅而又深!各人理解均不相同,希望你能静心参悟人身之阴阳虚实、病机之阴阳虚实、医道之阴阳虚实、人道之阴阳虚实……”

第四点:自行揣度细思量,不因他人忘阴阳!”

“医者论病治病,不要受病人和钱财困扰。病人如果能治病就不会请医生,既然请了医生,那医生就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病有新有旧,有轻有重,治疗重病慢性病如同抽丝剥茧,治疗外感如同驱贼荡寇;不同阶段,如何实施要仔细揣度,不可因病家心情急切而忘阴阳虚实之根本;外邪未尽,立用俊补,关门留寇,永留后患;淤血未尽而强行止血,留淤而化为徵积;肠毒未清而强用涩药,痢虽暂愈而后患无穷;不要因病家富贵而妄用补药;更病家贫穷而吝啬贵药;唯有自身心静泰然,方可明白做医生的意义和责任……”

“不可好大喜功,不可急功近利!”

太爷一边说我一边记,从字里行间,我深切感受到太爷对我的希望是何等之大,我只能一步一步前进,决不能退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