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州城隍庙的传说

(2020-07-14 19:33:34)

郑州城隍庙的传说

马三阳 周遂枝

郑州城隍庙与众不同

全国各地所属府、州、县之内,都建有城隍庙一座,供有城隍神位。城隍的品位高低和地方官员同等级,而郑州城隍品级着装要高出郑州州官很高,郑州城隍是黄袍加身,头戴平顶皇冠。

为什么郑州城隍与众不同呢?因为他接驾过途经郑州的皇上,救过皇上的命。皇上经过郑州时,一天,知府来叩见皇上,在叩见过程中,有两位知府来见,追问方才知道其中一位是郑州城隍,一时龙心大喜,心想由阴曹官保驾,一定免遭大难,于是就册封郑州城隍为并肩王,允许黄袍加身重修城隍庙,又赐郑州城隍可以娶妻纳妾。郑州城隍共有三位夫人,另外修庙叫三圣庙。

城隍三奶奶

相传郑州城隍有三位夫人,每年塔湾庙会,城隍和夫人团聚在三圣庙,也叫送子奶奶庙。三圣庙的地点在开元寺塔西北百米处,即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大门口处。

三奶奶任务职责是给民间信徒送子,另两位是分管“时运升官发财”和“健康疾病”。

送子奶奶长像羞,塑像不如其他两位美观,衣着也不讲究。传说她是郑州杜岭平民人氏,和城隍一见钟情,而嫁给郑州城隍的。为此杜岭人进城隍庙,不烧香叩头,并让少者前去城隍身上到处抠抠摸摸,不拘小节,进庙的人是给供钱,他们是向供钱的盛物里乱抓钱。

传说郑州城隍娶杜岭姑娘是正门正娶的,娶亲之时犹如帝王出巡,大吹大擂,花轿迎接。当时惊动了四邻八舍,一街两行民众,聚众恭贺,新郎新娘,双双大礼拜别父母双亲后高高兴兴被娶走。

娶亲嫁女的当夜四更天,娘听到女儿大叫一声,就应声起来,一看女儿还睡在床上,但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片刻间便死去。母亲在梦中似有城隍来娶之事,邻里都来说,有如此这般真实热闹的场面。人们认为是城隍爷勾走了姑娘的魂,就在城隍爷身旁为姑娘塑像,于是便有了城隍夫人。当然,这是迷信,是无稽之谈,但作为传说,也证明郑州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就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人情味。

城隍出巡的故事

从前,郑州东大街城隍庙的主持道士和四街会首,要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日子里,举办一次大规模的城隍出巡,为地官赦罪,城乡人民多吃斋诵经,成千上万的群众来参加这一活动。

七月十五这天早上,便将身穿皇袍,头戴王冠的城隍塑像,放在官轿内,起轿时,由五六十名壮汉轮流抬着,两旁有四名道士护驾,前头有四街会首率领,全副仪仗执事如金瓜钺斧、朝天蹬、半副銮驾列两旁,鸣锣开道,鞭炮齐鸣,旗伞飘飘,唢呐悠扬,威风凛凛,城隍开始出巡,并有三眼火炮,不时轰鸣,震耳欲聋,民间舞蹈、高跷、狮子、旱船、小车也都一起出动,在后面跟随浩浩荡荡,沿街前进,腾跃百变,声音鼎沸,群众间,有扮做马童者,有囚徒者、有作地方鬼者、有顶枷带铐者、有跪道祈求赎罪者……从早道晚,沿途十来里,地无缝隙,填途塞巷看热闹的群众,站满街巷两侧,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中午到行馆,稍有休息,夜晚继续出巡,队伍更为热闹壮观,又增添了灯笼火把和龙灯,直到子夜方休。

那时扮作囚徒,地方鬼者,多是临时雇佣的乞丐或贫苦儿童,有的则是为母行孝,故作罪犯,顶枷带锁,祈求免罪为之,当年的《郑县志》内“管城纪俗诗”,有一绝云:

玉鼎香迎木偶尊,即心即佛信弥真。

可怜枷锁横身畔,无罪反成有罪人。

城隍庙前修影壁

郑州城隍黄袍加身,封为王位。他坐在庙殿之内,受信徒敬仰。后来有一位学生上学路过城隍庙大门口,城隍必须恭恭敬敬站立起来,客客气气,以礼相待。一是因为他读孔孟之书,后来有很深的造诣,官升督堂,有先斩后奏的大权。二是他每天有两只红灯,这两只红灯有很高贵之处,因而城隍见了必须恭而敬之,天长日久,城隍要想一种办法,避而不见,于是就在大门之处修影壁。当影壁修好之后,同样阻挡城隍视力。后确定黉学,从城隍庙东侧,迁到如今的书院街,书院街的街名就是由来于此。当时书院街西头叫张家花园门,东头叫纸房街。

花隔扇的传说

郑州城里的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构造精美,在全国来说,也是很有名气的,尤其是城隍庙大殿的花隔扇,雕刻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民间传说中有:“诛仙阵的花戏楼,城隍庙的花隔扇,都是地道货”的歇后语。当年所说的城隍庙,说的是指郑州这一座城隍庙。

传说从前建城隍庙的时候,大殿内有12扇隔扇,因一时找不到雕刻匠,领工的愁得团团转。正在他发愁的时候,忽然从外边走进来,一个衣着褴褛,貌不惊人的白胡子老头,开口说他会雕刻。领工的抬头一看见他那模样,上下打量老头几眼,摇摇头,显示不相信的样子。在不得已时,便用嘴呶呶说,嗳,那边有几颗榆木疙瘩,你愿意刻啥,就去磕吧!

领工的根本没把老头看在眼里,一扬手就走了。

说也怪,那个老头二话没说,掂起斧凿墨斗等工具,走到树疙瘩旁边,下起墨线来,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已入睡了,还有人听到院子里,叮叮、咣咣,斧子砍木声。鸡叫天亮,人们纷纷起床,却不见老头踪影,领工的也起来到这里查看,生气的说:“我就知道那个老头是来混饭吃的,他要是会雕刻……”说的抬脚往树疙瘩上一蹬,只听哗啦一声,榆树树疙瘩开了花,变成12扇景致优美的花隔扇,一个玲珑剔透,领工的惊喜交加,自惭不该以貌可人,有人说这是鲁班显圣啦。

以上虽是传说,但城隍庙的花隔扇确实精美别致,早已闻名天下了。

维修城隍爷金库

郑州城内东北角,城隍庙院背后,以前是荒草湖泊,还有棺材横七竖八到处乱放,无人管理,引来野狗四窜,猫头鹰笛笛乱叫,城墙洞内有条碗口粗的蟒甚是怕人。有不怕事者,间或去走动走动,想发现点什么,胆小的人是无勇气前往的。传说有人发现来此城角可以乘坐“云游车”,特别是半大的小孩,站在城墙之下,可以自自然然如同驾云升梯(那是尚无坐电梯这名称),云梯从低而高,后来发现是一条大蟒头出洞向上吸人,引蟒力量太差,吸不上就有人摔伤。这种被吸现象叫做“坐云梯”。或叫“打滑车”。有胆大的想来看个究竟,有一个拾粪老头,有一天来到出事地点,一时眼前发凉,细心定腈观看,城墙上有个洞,放下粪担,走进石洞,一看有三串铜线在石洞内放着。平常路过这多少次,无洞无物,今天是天作之美,拾起三串铜钱就转身要走,就在这时,又发现洞的深处,明光发亮,一看时金银财宝,正时天赐与我。三串可先带回家,其他的宝贝夜晚来临,人不知鬼不觉用车拉回家去。看准此处地形方位,将石洞的石门关闭好,又在门上用青泥做了一个暗记。回到家中就在床底下深挖洞,当晚高高兴兴,一路小曲带唱,来到白天到过的地方,再也找不到石洞石门,再也找不到用青泥做的记号。正在低头寻找,从南边,过来两只红灯一问一答:“今日城隍派我们请人修补北金库墙,不知修好了没有。”另一个说:“给他三串钱,作为修补金库的报酬,我已经查看过了,那人用泥修补得河南坚固。”这个又说:“这人只有三串钱的时云运,再多他也没有那么大的福份。”拾粪的信了,就灰心而去,过后他还有发财梦想,总想找到城墙上的石洞,得到金银财宝,然而何处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